1 论文标题:杂色烟叶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
2 作者信息:孙红权, 陈勇华*, 田慧源*, 艾永峰, 张思聂, 龙鹏臻, 史金钟, 刘国权, 杨 洪, 刘红飞, 杨 振, 杨 力, 柳太卫: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贵州 铜仁
3 出处和链接:孙红权, 陈勇华, 田慧源, 艾永峰, 张思聂, 龙鹏臻, 史金钟, 刘国权, 杨洪, 刘红飞, 杨振, 杨力, 柳太卫. 杂色烟叶产生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J]. 农业科学, 2025, 15(9): 1145-1151.
https://doi.org/10.12677/hjas.2025.1591434 摘要:杂色烟叶的形成贯穿“田间–采收–烘烤”全流程。田间管理不足是基础诱因,氮肥过量或钾素缺乏导致烟叶贪青晚熟、抗逆性下降,易受赤星病、蚜虫等生物胁迫形成病斑;采收成熟度偏差是关键环节,未达工艺成熟度的烟叶含青量高,烘烤后易残留青痕;过熟叶组织疏松,易受机械损伤或微生物侵染形成熏斑;调制操作不规范是直接推手,绑竿密度不均,过密导致局部高温高湿形成蒸片,过稀则温湿度散失过快引发挂灰,装烤混装,以及烘烤阶段变黄期升温过快造成叶绿素分解不彻底、定色期排湿滞后造成多酚氧化酶活性未及时抑制等,均会加剧杂色形成。通过全流程精准管控,有效将我市杂色烟比例降低至5.5%以下,显著提升烟叶外观质量与内在品质,为烟农增产增收及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