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十岁以上稍微有点牛的科研人员几乎不做研究,而是项目“包工头;。1/3的时间在开会(包括各种项目认证会,评审会,交流会,扯淡会,以及行政性质的会议),1/3的时间在监工(看学生的实验方案、看学生的论文、看别人的论文、看别人的项目书等等),1/6的时间在写申报材料(申报项目,申报经费,申报采购计划,申报与名誉相关的材料,比如什么人才呀、计划呀之类的东西),1/6的时间看点儿东西,其实根本没时间搞清楚根源。
此年龄段的人更应该认真做研究,因为他们的知识、阅历、能力和精力都很强,去到第一线,踏踏实实地解决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
(2)一个人一年发表无数篇文章,几篇是少的,十几篇是正常,几十篇也多有出现,SCI都让中国人给灌水得不成样子,可原创性的东西却少得可怜,一个不锈钢设备都要进口,其它的就更不用说了。本人觉得一年能写一篇文章就已经是很难的了,三年发一篇好点儿的文章就已经很不错了。一年写十几或几十篇文章的人怎么可能是真正做研究的人?
(3)项目申报书写得比实际做出来的工作要好很多。每年都申请无数项目,且要把申请书写得高深,没办法,只有做根本做不了的或者刚看到国外做过的东西给填上,以保证项目能被批准,实际做出来的成果则缩水很多。并且申报书的目标要求明确,实际做项目时就盯着目标或指标要求了,而不去在意科研的深层次内容。中国科研太在意数据了。
(4)科研立项项目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点儿公平,其它的项目基本不公平。要不有关系,或者有位置,有位置的人会跟几个圈内人一起开会吃饭,然后几个人一聊就把钱分下去了。有关系的人则跟着能在圈内吃饭人分一点点小项目。很小的项目刚要与地方科技局(厅)有关系,或者与评委圈的人关系很好。
以上内容由辑文编译<u>
www.jwedit.net</u>整理,转载请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