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遵循。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本刊特刊登高校专家学者的学习体会,供读者参考。编者
观点提示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概括,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理论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新概括,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理论课题。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思想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基于对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在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针对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已经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有机统一的思想新体系,主要包括:
一个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鲜明地宣示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鲜明地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四个自信。
一个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要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准确地表达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鲜明揭示了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
四个伟大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
七个坚定不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七个坚定不移,深刻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和集体智慧,既包括四个全面,又涵盖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回答了时代新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所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所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益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日益靠近世界擂台的中心。当前我国进行的一系列关系全局的重大转变,其核心内容是我国正在从一个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向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决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成果所要回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首先,这一时代课题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出的前无古人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5年来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的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其次,这一时代课题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深入推进四个伟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
再其次,这一时代课题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实践精神。
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了实践指导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我们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唯有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将改革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成果的核心要义,就是改革、创新、进步,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变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党的自我革新和自我革命、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向前发展等社会进步要求和改革创新观念紧密相连,具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把握规律、推动前进的正确导向和鲜明指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第一,表明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坚持了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指向。
第二,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新局面,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鲜明特征。
第三,表明我们党始终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鲜明特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实践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作者:戴木才,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研究阶段性成果)
赶考远未结束
丁俊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弘扬赶考精神、增强执政意识,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摆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赶考特指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酝酿和形成的一种不断接受新考验的思想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词汇和话语表达。赶考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执政为民,不断进取、勇于接受新考验。赶考精神与党的全面执政相联系,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制高点,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自我警醒的忧患意识,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弘扬赶考精神,增强执政意识,经受住四大考验,防范和克服四种危险,从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一重大问题摆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摆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全党,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要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体现了把党建设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坚定意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各族人民,以赶考的姿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奋斗。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我们党在这场新的考试面前考出了好成绩,交出了令世人瞩目、令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
在今年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党面临的新的赶考任务,这就是: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又一场新的考试摆在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弘扬赶考精神,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优异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将三个伟大四个重大与两个毫不动摇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即两个毫不动摇是三个伟大的客观要求,也是四个重大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与党正在进行的伟大斗争、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是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政治保证。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在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这场新的考试面前,在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突出成就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进一步把党建设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命题,并且提出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显然,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重大命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赶考精神在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为党在各种新的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提供根本保证。这也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战略思维、战略定力和战略清醒,是党的建设抓细抓长抓常、久久为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指导方针,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是新的历史阶段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遵循,对党的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作者:丁俊萍,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顾钰民
观点提示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这是我们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之源和信心之基。
在经济建设理论和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建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代要求、中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出发,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作出的深刻认识,标志着我们党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也深化了对世界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把握,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上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由市场经济性质决定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这一规律就必然发挥作用。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认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列宁、斯大林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以改革开放为起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展开了全新的探索。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认为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是一个大的进步。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修改为决定性的,这是伟大的理论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显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轨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的贡献尤其深刻。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提升到客观经济规律层面上的理论认识高度,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随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也在实践中逐渐深刻和丰富。
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我们对经济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完整的一句话,不能分开,都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这就离不开政府作用这一重要因素;二是政府干预和调控是发达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条件。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市场经济最大的不同点是有政府的干预和调控。传统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律;现代市场经济在遵循这一基本规律的同时,还强调政府干预和调控的积极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所必需的经济规律。在现代经济理论中,政府不再只是发挥守夜人的功能,而且还是经济运行的调控者。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刻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突破了传统市场经济理论只注重市场作用的局限,将政府和市场统一起来,使两方面的优势共同作用于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这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的是经济规律的要求,否则也将违反经济规律的要求,也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正如不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一样。无论政府作用还是市场作用都有失效的时候和场合,也都有各自发挥作用的优势和条件,都不能包打天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才符合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才能立足于最大实际。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符合客观实际,反映时代发展趋势,这既是对经济体制改革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回答,也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共同规律的深化认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贡献。
(作者:顾钰民,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