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继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集中批复10余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后,近日又有7个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至此,今年已有12个左右的煤制天然气项目、6个左右煤制烯烃项目和2个左右煤制油项目获得了发改委路条,且后期据称还有逾10个拟建煤化工项目将得到发改委的批复。据了解,新获“路条”项目的分布及业主并无明显改变——主要位于新疆、内蒙古等西部煤炭主产地,业主单位仍然以大型能源央企为主。
对此,笔者分析,经历过去十余年发展,煤化工产业经过因各方争抢、粗放发展而遭监管层严控,到相时整改,自主研发、引进新型煤化工技术,建立示范项目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基本已回到了产业和国家经济发展要求相吻合的轨道。加之近年环保要求不断提升,限煤、减排的政策日趋严厉,多地出现了去煤后可替代能源的巨量缺口,监管层在当下放宽煤化工尤其是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审批,也属必然。
尤其是在9月12日国务院颁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 9月17日环保部对外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要求到2017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 25%左右,山西省、山东省下降20%,内蒙古自治区下降10%;同时要求截止到2017年,北京市净削减原煤1300万吨,天津市净削减1000万吨,河北省净削减4000万吨,山东省净削减2000万吨。这对正在经历经济发展降速、实体产业疲软、处于谋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过程的地方政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考虑国内采暖季即将到来,今冬的大气质量如果得不到丝毫改善,重现去年冬天整日雾霾、难见天日的恶劣天气,那大众将不仅仅是再次发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无奈自嘲,而是将对政府环境监管、治理的工作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为此,高层势必严格制定限制煤炭使用的厉政。同时,为保经济也在积极开源新能源供应,实现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加速推进。预计受此影响,正常煤制气、煤制油等煤化工项目投建、产出3年左右的周期将明显缩短,以实现实体经济对清洁型能源的大量需求。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煤化工以及新型煤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耗费大量水资源,但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区同时却是水资源匮乏地区,在这些区域发展大量煤化工项目,必须直面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而神华最近的声明中也明确,其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通过不断技术改进,在2012年吨油耗水已经下降到 7.07吨左右,2013年1-4月的吨油耗水进一步下降到6.92吨,后期有望降至6吨左右水平,至此,煤化工行业的高耗水量可见一斑。这相对西部地区资源性、结构性、工程性缺水的地理现实,难免会让人们担忧煤化工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明显负面影响。而神华、中石油等大型能源企业西部分公司,前段时间也相继被曝光了污染环境、与民争水的消息。建议监管层在推行煤制气、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项目,改善煤炭替代能源供应紧张现状的同时,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行业能耗标准,以及地方环保政策,避免顾此失彼,出现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有所缓解,西部地区水土资源消耗、污染严重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