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经病学领域权威取杂志Neurology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昏迷成年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后降低脑损伤的急性干预证据,并得到以证据为基础的建议。
研究人员将从1966年至2016年8月29日期间发表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基于证据的分类。
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院外心脏骤停(OHCA)后始于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的昏迷患者,低温治疗(TH;32-34°C维持24小时)是一种极有可能改善神经功能预后和生存的有效治疗手段,相比于非TH,并且应被推荐使用(证据等级A级)。
对于那些OHCA后开始出现VT/VF或心脏停搏/无脉性电活动(PEA)患者,靶向温度管理(36°C维持24小时,其次是8小时维持在37°C,温度维持低于37.5°C直至72小时)可能与TH一样有效,并且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证据等级B级)。
对于那些PEA/心脏停搏的昏迷患者,TH可能怀会改善出院时的生存率和神经功能结局,相比于标准护理,可能会被推荐提供(证据等级C级)。院前冷却是TH的一个辅助手段,很有可能在进一步改善神经系统预后和生存上无效,不应被推荐提供(证据等级A级)。
以上就是主要的减少心肺复苏后的脑损伤的策略总结,可用于心肺复苏后的脑损伤保护的临床实践。
原始出处:
Romergryko G. Geocadin,et al.Practice guideline summary: Reducing brain injury follow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Neurology. 2017.
http://dx.doi.org/10.1212/WNL.000000000000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