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机体内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基础代谢率降低,加上活动量减少,能量消耗也随之减少,所以,中老年人应适当减少饭量,减少身体能量的来源,这样还可以激发人体细胞活力,促使细胞更新,从而使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衰老。
否则,能量过剩,就转变为脂肪存储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肿瘤等也就有机可乘。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有节,不可过量。饮食有节是生活起居有规律,饮食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
首先,饮食要定时。饮食定时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律地进行活动。如果不分时间,随意进食,就会使肠胃无常工作与休息,导致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被打乱,从而导致食欲减退,影响健康。
一日三餐是我们传统的进食习惯,肠胃也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律,到吃饭时见就会自动进入工作状态。一日三餐,按时进食,不随便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肠胃也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消化功能就会旺盛,有利于身体健康。
另外,也要按照工作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进食时间,如果晚上要加夜班或者熬夜,就一定要及时补充食物,供给人体所需营养。
其次,饮食还要定量。饮食定量是指人们吃东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而要恰到好处。
人体每天均需摄入一定量的食物,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如过摄入量不足,就无法供给人体足够的营养,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滋生各种疾病。反之,如果饮食量超过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脾胃的正常工作量,就会加重胃肠负担,不能及时消化,影响营养的吸收与支出,还会损伤脾胃功能,引起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