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一个有成就的学者,一个科学昌明的时代,理论学术方面大抵经过四部曲:学习模仿,钻研探索,进入融合创新的中高层阶段,达到创新融合的最高境界。
钱穆《朱子新学案》写道:
朱子为学途径,本亦自程门上窥二程,又自二程上通《语》《孟》,此与当时一般理学家大体无异。逮其进而益深,乃轨辙大变,盖自《语》《孟》下观二程,又自二程下观程门,而后其间之得失违合,乃一一昭揭无可隐遁。
退《六经》于《四书》之后,必使学者先《四书》后《六经》,更为中国学术史上有旋乾转坤之大力。
朱熹的治学路径,通过研习程颐、程颢的理论,弄通《论语》《孟子》,再通过孔孟之道观照二程理论,古今融会贯通,建构先《四书》后《六经》的理学义理。宋明理学,由融合创新到创新融合,揭开论史新页,影响中国古代理论学术数百年。
也这么融会贯通。20世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国诸多莘莘学子通过西方理论学术研治中国理论学术。随着进而益深,出现轨辙大变。21世纪,我国理论学术过去从苏、从西、从古的三从局面得以根本改变,单一从苏、或从西、或从古的理论学术已很难引起读者兴味;在继续保持中西理论学术交流交集交锋状态的同时,呈现通过探讨中国理论反观西方理论学术的态势,呈现既继续进行中西理论学术融汇融合融通工作、又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创新的趋势,整体进入融创期。
朱熹是1200年故去的。近千年间,中国和世界发生多次重大变革。理论学术上,古今相接,增加千年积累;元、清两朝,由外主内,儒道禅外,添加若干新枝散叶;近代遭受列强侵略,亚、欧、美等洲多国理论学术纷至沓来,西学东渐全盘西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拿来主义等主张此起彼伏,以欧美为主体的西方理论学术占据中国论坛学林超百年,一如佛学佛教,已扎根于神州大地。
今之学人,中外古今,四大板块,亦如空气和水,呼吸吐纳,缺一不可,缺一不可治学,缺一不可治论。其中,史论知行、上下左右、问答思辨等要素,需一一过问;理论参照、专业成果、研究方法、评价标准、新旧媒体等要件,一并思考;尽可能将提炼本质的面积拓宽,概括特征的视野放远,探寻原因的线索增多,发现规律的概率扩大,增加创新机会,在这个体量容量大、难度系数高的广袤领域,谋求新出路,锻造新篇章。
钱穆于1990年辞世。那年头,几人能想到,会出互联网,把世界拉通扯平,为理论学术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和传播方式。乔治敦大学的李塔鲁教授估算,过去50年,《》共产生30亿个单词的信息量,现在推特一天产生80亿个单词的信息量。数据量增长惊人,只需两天,能生产出自文明诞生以来到2003年所产出的数据总量。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这样定义大数据,它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用于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大数据功能在于囊括数据,融合方能成事;目的在于提炼价值,融合创新可予实现。
大数据图书馆,道是无形更有形,容量足以网乾坤。置身其中,著书立说,融合成为首要和首选;心系大数据里流通的融合创新思维方式,把握这种典型的海洋灯塔型思维方式,成为必由途径。社会进入融合期,科技进入融创期,理论学术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好乘风破浪、建塔亮灯,不被海量淹没。
知行合一,理论融合实践,说易做难。中国之治何以取得巨大成功,且为系统综合成功,世上史上,没有任何单一理论模式可资解答,除了融合创新,未发现更好法子。毋宁说,研究中国之治成功之原、深化发展大计,融合创新是最好用的武器,是建言献策和提供智力支援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极少数人以为这是搞美式新自由主义,很快被众多专家批驳为唯洋是举、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东拉西扯而奄奄一息。若在前些年,会闹得满天飞。理论学术的时代氛围变了,仅靠一招鲜,吃遍天过日子不行了。
这几年,理论学术界不断呼吁改进学术评价体系。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7年5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其中指出: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以学术质量、社会影响、实际效果为衡量标准。可以期待,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更能促进融合创新,更能推进创新融合。
在梁启超看来,融合创新,创新融合,都属于理论学术的全盛期。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对全盛期有一段生动描绘:
破坏事业已告终,旧思潮屏息慴伏,不复能抗颜行,更无须攻击防卫以靡精力。而经前期酝酿培灌之结果,思想内容日以充实,研究方法亦日以精密,门户堂奥次第建树,继长增高,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灿然矣。一世才智之士,以此为好尚,相与淬厉精进,阘冗者犹希声附和,以不获厕于其林为耻。
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新中国成立68年来,理论学术经过创立新制、文革、思想解放、中西融汇,进入融创时期,显示世情时序变化的结果、历史发展的必然。用辩证、反、合三阶段来形容,现在正处于合的时期。在这样的大环境、大坐标、大逻辑中,理论学术研究可以相向而行、与时俱进,潜心融合、悉心创造,拿出精品力作,最好是传世之作,显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登上创新融合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