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1 12:06

 陆步平《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奖背后的利益集团和评奖黑幕》

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奖背后的利益集团和评奖黑幕   作者:陆步平   孙冶方经济学奖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经济学界最高奖。孙奖秘书处设在中国社
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中国近现代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先生命名,荣誉理事长
是张劲夫、刘国光、张卓元等政界或学界元老,理事长为李剑阁。该奖每两年评
选一次,每次只有6篇(部)左右文章或著作获奖。在所有大陆社科类的科研机
构或高校,孙冶方经济学奖都是国家级奖项,而且事实上是最高的国家级奖项。
因此,孙奖的评审和作品关乎学界荣誉和学术公正,若有不公,人人得以揭批。   然而,近年来孙奖获奖作品暴露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今年的孙奖获奖(公示)
作品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为什么这么说呢?根据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会
2017年8月22日的公告(神奇吧?今天才是21日,但是人家网站上已经公示了22
日的拟获奖名单!)(链接为http://sunyefang.cass.cn/show/2027.html),
2016年度孙奖获奖作品如下:   论文(以发表时间为序):
  1. Mark R. Rosenzweig、张俊森:《人口控制政策会提升人力资本投资吗?
双胞胎、出生体重和中国“一孩”政策》(Do population control policies
induce more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Twins, birth weight and China's
“one-child” policy),《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9年第76卷。
  2. 白重恩、张琼:《中国经济减速的生产率解释》,《比较》,2014年8月
(第73期)。
  3. 菲利普·阿吉翁、蔡婧等:《产业政策和竞争》,《比较》,2016年2月
(第82期)。   著作(以出版时间为序):
  1. 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
思考与建议》,中信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 李实、佐藤宏(日)、史泰丽(加)等:《中国收入差距变动分析——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V》,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3. 伍戈、李斌:《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6年1月版。   更神奇的是,作为中国经济学界水平最高、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
学》或《经济研究》,居然一篇获奖论文都没有,而非学术刊物《比较》却有两
篇文章获奖。除去第一篇发表在RES这本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英文论文,剩下的两
篇文章居然全是发表在非学术期刊《比较》上的非学术文章。我们不禁要问:作
为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的获奖论文,为什么几乎全部来自一个经济学界几乎没怎
么听说过的《比较》杂志(书)?   《比较》是什么玩意?它是肖梦主编的一本以书代刊的论文集,发表的文章
都是非学术文章,但是带有一点点学术色彩。事实上,大部分《比较》上的文章
都是翻译外国学者或者摘译外国学者的英文论文。为了便于普通读者看懂,上面
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三无”文章:无数学模型、无计量回归、无参考文献。你没
看错,就是这样的“三无”文章,而且我怀疑很多早几年翻译的文章都没有真正
的版权,这个问题暂时不究。   这次获奖的两篇《比较》文章中,白重恩那篇其实是根据2014年一篇论文改
写的,有一两个简单的回归表格。如果按严格的学术标准,这篇也不能称之为学
术论文,而且事实上《比较》刊登的文章显然不可能送交给匿名评审专家进行评
审,因此肯定不太符合学术规范。另一篇获奖的文章就更搞笑了,这其实是哈佛
大学阿吉翁教授等人2012年的一篇英文未发表论文,原题为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on,作者是Philippe Aghion, Mathias Dewatripont, Luosha Du,
Ann Harrison, Patrick Legros,原文张贴于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网站
http://www.nber.org/papers/w18048。后来,此文于2015年发表于美国经济学
会的一个子刊,然后作者就突然多了一个中国人,变成了Philippe Aghion、
Jing Cai、Mathias Dewatripont、Luosha Du、Ann Harrison、Patrick Legros
(发表刊物的链接为
https://www.aeaweb.org/articles?id=10.1257/mac.20120103)。一般来说,
NBER网站上贴出来的论文都是高水平论文,一般最后都能发表,但是在发表时突
然增加了一个作者,而且是中国人,这非常罕见。天知道这个中文名字叫蔡婧的
人做了什么额外的贡献,恐怕只有当事作者们知道了。而且吊诡的是,本来蔡婧
应该是6个作者里打酱油的,结果孙奖评奖时她居然成了两个主要作者之一,这
让其他几个原来就有的4个作者情何以堪?   这里面的八卦和黑幕估计以后我们再扒,现在说重点。读者会很奇怪,一个
在学界不知名的非学术刊物《比较》是如何成为这次孙奖的全部获奖大陆文章的?
《比较》究竟何德何能?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肖梦在背后操作。肖梦是谁?她
就是一个女编辑,既不是教授博导,更不是长江学者或国家杰青,也不是什么千
人计划或万人计划。她压根就不是一个经济学者,因为她从未发表过任何权威的
学术论文。那么这样一个女编辑怎么能让自己主编的刊物文章评上孙奖呢?因为
她跟吴敬琏很熟,而吴敬琏是中国大陆学术界的泰斗、权威,也是孙奖评审委员
会的理事、委员。别小看这个女人,她本领通天,不仅跟吴敬琏混得很熟,也跟
钱颖一、李稻葵、白重恩等海归混得很熟,而这些人全部都是孙奖的评委。而且,
因为吴敬琏的关系,肖梦这样一个压根不是学者的人,居然也成了孙奖评委委员
会的委员!这可不是我胡诌的,有新闻为证,请看这篇文章《我院钟宁桦副教授
获中国经济学领域最高奖》,链接为
http://sem.tongji.edu.cn/semch/?p=12329,里面披露,”本届评奖委员会由
29位经济学家组成,包括白重恩、陈雨露、樊纲、李剑阁、厉以宁、刘世锦、钱
颖一、汪丁丁、吴敬琏、肖梦、许成钢、张卓元、周其仁等”。我的天,肖梦什
么时候成了经济学家了?这里面,我敢说有三分之二的人跟肖梦熟悉到”零距离
“。所以,不服不行啊,一个女编辑,没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根本不是经济学
者,却能主导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的评审。   其实,不光是今年,有心人可以看看孙奖的官方网站,获奖名单在这里,
http://sunyefang.cass.cn/list/awards/winners-list,几乎每届都有《比较》
的文章获奖。不是严谨的学术论文,却每次都能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什么
叫厉害?什么就牛逼?什么叫任性?这就是!看来,中国大陆经济学界最高奖,
其实不过是一个女编辑把持的内部人游戏而已。否则,怎么获奖的人几乎老是这
些人?甚至有人得过7次孙冶方经济学奖!诸位,你听说过谁得过7次诺贝尔奖吗?   不知道孙冶方老先生地下有知,会不会死不瞑目啊? (XYS20170821)(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