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钒储量占世界11.6%,钛储量占世界37%,但因缺乏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钒钛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得不到保障,加之各地狂热投资、疯狂开采,钒钛发展正经历稀土曾经的窘态,人大代表直言——
“我们再不规划钒钛产业,中国可能会出现又一个‘稀土’。”提及钒钛产业发展,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院长谢东钢代表多有无奈,“在各自利益指引下,有很多人处于亢奋状态,造成了不少产业的无序发展。”
从煤矿到金矿,从稀土到钒钛,我国资源开发一直陷于发展“怪圈”。相当一部分企业,不管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有资质的,还是没资质的,只要看到资源,就迫不及待进行开发。
在谢东钢眼中:“这些企业,没有相应的生产工艺,没有适合的技术流程,这就使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各地狂热投资,钒钛发展正经历稀土曾经的窘态。”
目前,世界探明钒储量15980万吨,其中南非占46%,俄罗斯及前独联体国家占23.6%,美国占13.1%,中国占11.6%,其他国家不足6%。世界钛基础储量17.7亿吨,我国占37%以上。我国钒钛主要分布在四川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但是,由于技术、观念等方面落后,钒钛资源在钢铁冶炼中,副产品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国很多钒钛精铁矿,含有大量钒钛资源,但很奇怪,它的价格低于普通矿。由于粗放型生产模式,很多小钢厂,用低廉价格购进铁矿石,未对钒钛资源有效回收。”谢东钢坦言,如此开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给环境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不止钒钛,还有煤、金、铁、稀土等资源,在一拥而上的无序发展中,制造着接连不断的污染。“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代表,连说“三个不”,借以抒发不满。
“各地资源开发,并不重视生态效应。企业和政府,在观念上存在很大误区,认为‘经济归经济,保护归保护’,各地官员甚至支持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上的发展。”在王如松看来,“这种发展,完全是饮鸩止渴,完全是唯GDP观念作祟。”
“有很多人批评原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说在他主政的16年里,珠海GDP增速一直处于珠三角垫底位置。不容置疑,这都是事实。可是,这些人看发展,往往只看经济,只算GDP,不算生存环境,不算资源损失。”王如松不禁问,“有谁知道,梁广大维护的资源、营造的生态,产生的‘GDP’,何止百亿?人们之所以敢于攫取资源,敢于进行式发展,关键原因在于,这种不规范的发展,获利太大,即便受到惩罚,付出的成本也太小。”
对于王如松的观点,谢东钢很是赞同。在谢东钢看来,破解资源开发困局,必须从制度建设上做文章。“在国家层面,应该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不能只把眼睛盯在GDP上面。同时,要从战略层面,全盘布局资源产业,甚至制订法律法规,加以保护。”谢东钢再次谈及钒钛,“在我看来,钒钛产业发展,要像现在稀土产业发展一样,政府必须加以控制。钒钛的开采,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实行总量控制。”(本报北京3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