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长江学者
UID: 35495
精华: 1
发帖: 332
威望: 462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33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5 点
在线时间: 17132(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9-30
最后登录: 2023-08-11
楼主  发表于: 2012-06-16 18:30

 两院关门讨论修改院士制度

两院关门讨论修改院士制度
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6月15日   06 版)

    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同时召开各学部会议,与往年不同的是,两方的学部会议均对媒体下了“逐客令”。工作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会议期间,院士们要讨论一项“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研究报告,而报告内容涉及院士制度修改的具体意见,目前尚无定论,故暂不对外公开。

    一位刚刚参加完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会议的院士告诉记者,在会议结束后,工作人员随即收回了这份研究报告,并嘱咐院士们千万不要将资料带出会场。他还透露,这份在“院士自己头上动刀”的研究报告内容翔实,其中多个地方提及近年来备受**************的院士增选问题,且不乏对院士增选程序调整的意向。

    事实上,对院士制度改革的呼唤早已有之。6月13日当天,刚刚获得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的两院院士、土木工程学家潘家铮就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我国实施院士制度以来,其称号与行政级别挂钩的待遇问题,“官员”、“企业家”院士的增选问题一直饱受外界的质疑和诟病,这些只有通过院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才能保证整个院士群体的学术纯洁性。

    而在今年的院士大会上,无论是大会工作报告,还是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工作报告,都涉及院士制度改革。

    在6月12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上,68岁的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即将结束任期之际再次强调,广大院士应继续视荣誉为责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作出贡献。

    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陈宜瑜院士表示,中科院院士队伍道德学风情况是好的,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声誉。但是,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浮躁之风对院士队伍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需要广大院士保持高度警觉和重视。

    近年来,院士增选过程中掺杂一些非学术因素问题,不时被媒体曝光,此次大会中备受舆论**************的“烟草院士”一事也牵涉到院士增选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道德委员会一定要把好院士增选的道德关。”陈宜瑜说,院士们应自觉外界干扰,不接受说情以及各种形式和名目的请客送礼,要严格遵守纪律,对自己发表的意见负责,在正式公布前,不对外透露结果。

    在参会院士们收到的不对外公开的“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研究报告中,则涉及了“严格把好选举关”这一院士制度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在中科院院士大会上对这份报告的由来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是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确定的内容。按照中央的部署,这项工作由我院牵头,会同中国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承担。”

    虽然白春礼并未对这项报告的内容做具体介绍,但从他所讲的“这项工作的四个原则”中可以看出,“坚持院士增选工作的独立性和学术性,减少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和“明确推荐人的权利和责任”两项原则都是针对院士增选问题而提。另外的两项原则是“保持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不与物质利益挂钩”和“为院士团体实现其功能定位,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提供制度保障”,则被一些人士解读为如何推进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把两院回归为学术共同体组织,将学术评价放在第一位。

    从白春礼的工作报告中还可以看到,这项工作已经开展了一年多,由18位院士组成的院士专家组与工作组一起,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等形式展开调研,最终形成相关重点任务调研报告,对改进完善院士增选工作、加强院士群体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建设“凝聚院士大家庭”等制度层面的问题,以及社会**************院士群体等一些热点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具体日程,白春礼说:“今年要在广泛听取全体院士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专题研究报告和总报告的起草工作,并适时上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愚愚币:+5(gaojunhn)
  •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