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6483
精华: 0
发帖: 414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547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26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01-15 16:11

 儿童节,为啥也要发微信红包?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问:随着微信红包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开始用微信红包社交,这是为什么呢?


      答:著名女企业家王丫米老师请我做了一个演讲,谈钱太俗,事后用支付宝包了一个「嘉宾红包」赏给我。我美滋滋地拆开这个红包以后,立刻光荣地以四位数的成绩,跃居各位支付宝好友可以查看的红包排行榜第一(居然可以查看这样的排行榜!)……现在我快破产了。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红包」和「给钱」是不一样的。你看,连支付宝都学会告密了。


      收发红包从来都不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一种社交行为。


      所以这篇回答,主要针对微信和陌陌等社交工具上的抢红包,不讨论支付宝和微博。前者是财务工具,后者是媒体,想不通它们干嘛要趟这浑水(当然,那里有红包我还是会去抢的)。


      发红包是因为快过年了。其实不止过年,婚丧嫁娶,都会用到红包(丧事叫奠仪,但跟红包的实质是一样的),这些情境的共同特点在于:人们会聚到一起。


      人是喜欢聚合的生物,这是千万年演化形成的特性,永远改不掉。我小时候,家里住平房,晚上老停电。一停电,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推开门走出去。邻居也纷纷现身,彼此确认:「又停电了?」「麻烦!」我虽然年幼,置身在人群之中,也会感到浑身舒坦的一阵安心。——想想看,要是某天邻居全不在家,一个人都没有,该是何等的恐慌?人性天然如此:大事小事,喜怒哀乐,聚到一起总会有更好的感觉。在古代是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现在是上饭店订个几十桌。形式在变,本质不会变。


      就是在人们聚集到一起的这些仪式中,产生了收发红包的环节。


      这个环节非常的严肃,说它是画龙点睛也不为过。


      前面说了,收发红包是一种社交行为。为什么要发「嘉宾红包」而不发「劳务费」?本质上是在用「红包」这个形式传递一句潜台词:「咱们是朋友咯」(这个钱就不按市场价走啦)。而且红包里毕竟放了钱,相比于口头上的甜言蜜语,掏钱当然有份量得多。作为一种极具形式感的,「有份量」的社交行为,它对于人际联结的质量给予了严肃的认证:看!这可是真金白银!就算我们平时关系不密,我可是拿你当回事的!——其庄严程度仅次于歃血为盟。收红包的人开心就不用说了,发红包的人其实也很开心。这一行为让双方同时确认:「我们之间是有联结的,我并不孤独」。


      现在,微信和陌陌把这种行为搬到了网上,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表明,人们在网上的关系,也需要一点真金白银的认证。


      关于互联网是如何一点点侵蚀并异化人际关系的,写起来会是一篇大文章。这里就直接放结论了:网上的关系,根本上还是一种虚拟关系。看似亲密,实则疏离。使用者容易陷入自恋(不仅仅指自大)的精神气质,玩世不恭,不倾向于认真表达情感(认真你就输了)。也许可以把网络比喻为一个超A卖家,它推销给我们仿真的商品:「跟真的没有两样,你看看,你听听,你摸摸,有什么区别呢?——跟实体一样!」但说到底,「跟实体一样」毕竟不是实体。人类的肉身没有呼吸相闻地聚到一起(就算聚到一起了,也是各自埋头玩手机),光是数据在交换,这中间就有本质的差别。


      网上有群,这是一种特有的形式。但它和现实中的不一样,缺少那种呼吸相闻,能让人感到「安心」的实体感。前面说了,网络关系轻飘飘的,无质量可言。热闹倒是热闹的,但是很难有人情:几百人的群,随时都有人在说话,有时烦得我不得不屏蔽提示音。——这就可以看出来,我的心并不能寄托于此。时常也会打字,但并不会因为有千百个不知道在哪里的人,可能收到(也可能屏蔽掉)我的消息,就有安心的「置身人群之中」的踏实。但是一到线下聚会,立刻就会觉得温暖起来。网上的热闹,有时真是浮光掠影的一层表皮,热闹完了什么也没有。该空虚的还是空虚。还是多管齐下才好。不然,新年夜大家在群里乐乐就好了,何至于有那么多人非去外滩凑热闹。


      如此说来,微信引以为豪的「熟人社交」反倒是一种倒退。陌陌好歹是从零关系进入网络关系,微信则是把「现实中的关系」变成网络关系,虽然方便了,未必是好事。这些产品不是没意识到这一点,它们一定也在考虑进一步的突破。不然,只会像当年的BBS一样,从热闹的极点慢慢流失人气。微信还好,退潮之后毕竟还有现实的联系。像陌陌的群组,大多因为兴趣或地理位置聚到一起,尤其需要具有现实感的媒介对彼此的关系进行确认。根据经验,这种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打字打得厌了,就会开始有所反省:「玩到现在也挺无聊的……」除非搞几次线下聚会,否则,仅仅只靠网络上的信息交换,就像喝海水止渴。无论看多少分享,点多少赞,跟多少人在群里插科打诨,心里还是会缺一块。这一块,就是人情。


      现在快过年了,正是人们结束了一年工作,开始聚集团圆的时间。这时候,尤其凸显出网络人际的虚无。按早些年的传统,只能是群发短信,或在群里粘贴送祝福。大年三十,刷屏;初一,刷屏;十五,刷屏……可是有谁真把这些当回事呢?到了日子,不还是现实中的走亲访友才是正经吗?


      网络的便利,也正是网络的限制。它太轻易了,没法当回事。前两年有一句流行语:「群发的短信我不回」。你反正也没有多认真,我凭什么要真心相待?


      抢红包的火爆,就是因为迎合了用户的这种需求。在任何时候,人类都渴望与他人产生更深层的联结。可是在网上的关系中,我们不能传递体温,传递眼神,传递关心(非口头的),我们能传递的只有冷冰冰的数据。那么好吧,我们让这个数据更有诚意一点。最终,我们找到了一种最可能带有温度的数据,就是钱。


      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我发出的祝福再也不会虚弱无力了;


      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潜水的用户被炸起来了;


      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我找到了冒泡的理由;


      因为是货真价实的钱,我待在群里不发言也不用担心被踢出;


      ……


      一毛钱或是一块钱又怎么样?重要之处在于,它是真的,我与他人的互动也是真的。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新春游园会,奖品不值钱,却总能收获比钱更多的快乐。新时代的人类想出这种新的联结方式,也算是一桩好事。网络是越来越好了。素昧平生的人,可以藉由网络相识、相交,甚至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情况下,通过一点点金钱的交流,感受到彼此的善意。但我对于这种网络的人情,仍旧有一点担心:会不会因为它的功能越来越强,有一天人们真会忘掉面对面的重要?过年时各自埋头对着手机,就能沉浸于网上的交情,而无视现实中的彼此隔断?我们拭目以待吧。


      如果你在群里点开一个红包,忽然感受到久违的节日的喜庆感,这不是因为你的贪婪(总共才多少钱呢?),而是它因为激起了潜藏于我们心底的,对联结的渴望。我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为网络关系增加一丝现实的份量。无论如何,这比点赞和群发有诚意多了。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