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说 这 “物 有 本 末 ”节 是 总 结 上 文 ,故以
“物有本末”,为总结前节,而 以 “亊有终始”,总结
后节。这是向来固定的解释。但是去体会这一章文
势 ,此节应当是启下两节。物的意思,即 是 “身心
意知家国天下”;事的意思,即 是 “格致诚正修齐治
平”。物字事字,如此配合,不惟确切不浮,关系也
很对仗。从国与天下来说,则国为本,天下为末;
从家与国来说,则家为本,国又为末。推 广 到 “身
心意知”,也是这样。这本末二字,有节节灵活的妙
处。从治与平相对来看,则治为始,平为终;从齐
与治来看,则齐为始,治又为终。推 广 到 “格致诚
正”,也是这样。这终始二字,有节节灵活的妙处。
本末终始,既节节活,则先后二字,也节节活,连
近道二字,也节节活了。因为这一节是虚起一笔,
引起下面八条目的字义,所 以 直 接 “古之欲明明德”
两节,联系起来就知道先后二语。如 果 以 “物有本
末”总结前节,“事有终始”总结后节,配合便多牵
强。因 为 “知止”一节,本 从 “止至善”句引申说
出,与上节紧密相连。而 “物有本末”两句,明明
是势均力敌的文字。何况天下难道有心不妄动,可
称它为事,所处而安,可称它为事吗?事字既欠妥,
则先后也欠妥,并近道也欠妥了。这里虽无关大旨,
但如果今后有人要阐明圣经语意,何妨不暂时把我
这个看法流下来,补 充 作 为 “格物致知”章的注释
呢!
补充:这段话解释 ‹大学›,原文有关部分补充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
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
明德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
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后知至,知
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
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豐是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
所薄者厚,未之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