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过去三年进行研究发现,若启动人体中的一种“去乙酰化酶”蛋白质,或可助提高病患抑制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从而缩短服药期,避免病患不良服药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攻击和消灭结核杆菌,但若病患不定期服药,或在病状好转后就停止服药,可能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使现有药物失效,也会提高病情复发的风险。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属下的新加坡免疫学联网(Singapore Immunology Network,简称SIgN)科研人员过去三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若启动人体中的一种“去乙酰化酶”(Sirtuin 1)蛋白质,或可助提高病患抑制结核杆菌的免疫能力,从而缩短服药期,避免病患不良服药习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领导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辛格博士(Amit Singhal)受访时指出,对抗结核病一般需病患服药约六个月,但通常服药15天后就不见病状,因此病患可能停止服药,但他们体内仍有病菌。
“不彻底把病菌消灭可能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造成原有药物失效,而病菌存留在体内也会提高病情复发的风险。一些专家认为,核杆菌产生耐药性可能是近五年来结核病在世界各地有‘卷土重来’趋势的原因。”
辛格指出,卫生部数据显示,在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当中,结核病发病率目前是每10万人中有39人。“大约五年前,新加坡每10万人中的发病人数是30人左右。”
他也说,有些医生为了确保病患定期服药,会规定他们每天到医院或诊疗所报到,在医护人员面前服药。“这样不只给病患造成很大的不便,他们的工作规律受影响,也会给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带来负担。”
据新加坡免疫学联网科研人员观察,结核病病患体内“去乙酰化酶”蛋白质有减少的现象,而这类蛋白质与人体抑制病菌的免疫能力有关。
有了这项发现,科研人员便以一种“合成分子”(synthetic molecule)尝试启动老鼠体内的这类蛋白质,证实这能助抑制结核杆菌的免疫功能。
辛格透露,科研人员正在猴子上展开类似实验,并预计再多三四年能进行临床实验。
他说,若实验成功,结核病病患将来或许在服食抗生素时也能同时服食启动“去乙酰化酶”蛋白质的合成分子,让抗生素和人体免疫系统合力对抗结核杆菌,使治疗事半功倍。
“这也许能缩短服药期,进而避免不良的服药习惯,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性的情况。我们希望能把原本约六个月的服药期减少至四个月,若能成功,这意味着医药费或能降低。”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