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347
精华: 0
发帖: 3397
威望: 1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388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4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08
最后登录: 2021-07-16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1 11:29

 张德笔《敦请韩春雨尽快公布“诺奖级”实验的原始数据》

敦请韩春雨尽快公布“诺奖级”实验的原始数据   作者:张德笔
  来源:腾讯评论·今日话题第3638期   导语
  今年5月2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
教授韩春雨的一篇论文,此论文影响巨大,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
成果。但没过多久,就有多位外国同行宣称韩的实验没法重复,并呼吁韩公开所
有原始数据。8月2日,河北科技大学回应人民日报:在一个月之内韩春雨将采取
适当形式公开验证,届时将有权威第三方作证。然而一个月转瞬即逝,韩春雨和
河北科大还是没有让人信服。   ▲ 韩春雨面临的巨大问题在于实验不可重复   韩春雨的这篇论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因为他宣称发明了一种新
的基因编辑技术。这种叫做NgAgo的技术,比目前科学家正在使用的CRISPR Cas
基因编辑技术要好很多。   这篇论文给了学术界很大震动,许多实验室开始跟进,准备重复实验。遗憾
的是,国际学术界多位科学家公开表示,韩春雨的实验难以重复,NgAgo技术没
有奏效。   质疑声到达顶峰是在7月底。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基因学家Gaetan Burgio原本
支持NgAgo,但在7月29日,实验的进一步结果出炉后,Gaetan Burgio表示并无
严格意义上的证据显示韩春雨的NgAgo技术有基因编辑的迹象,并且要求韩春雨
公开所有原始数据和实验条件。就在同一天,西班牙国家生物技术中心的遗传学
家Lluís Montoliu给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会员群发了一封邮件,邮件中提到
“放弃任何与NgAgo有关的实验,请不要再浪费时间、金钱、动物和人力。”   面对种种质疑,韩春雨在8月8日,提交了一份全新的、更详细的实验细节报
告,以便科学家进行重复实验。但是,细胞生物学博士后蔡宇伽声称,尽管他严
格地按照新版的实验步骤,确保了细胞无污染,实验依然失败了。   再看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Jennifer Doudna评论说,迄今为
止(到8月26日),没有任何实验室,能重复NgAgo的结果,无论是新版还是旧版
的实验方法。   根据最新消息,国内依然仅有1位实名学者(中科院博士生********仇子龙)成
功进行了韩的实验操作。但他同样认为,目前的实验结果距离韩春雨论文中的结
果“相差甚远”。   目前比较让人费解的有两点。第一,前一段时间,韩春雨宣称已经有20家实
验室重复了实验,但最近改口成6、7家,并且不愿意透露是哪些实验室;第二,
韩拒绝进一步公开实验数据,并且打了一个比喻:“公布也没用,那不等于韩寒
公布手稿吗?”   ▲ 不能重复试验不代表一定造假,公开原始数据可以自证清白   不能重复实验,不代表一定造假。因为存在三种可能:1,确实是造假的,
当然不能重复;2,有关键性的实验步骤没有披露;3,实验过程中受到了外界环
境的干扰。   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因为国际学术界广泛质疑韩的实验不可重复,而断定韩
学术造假。在科学界,“造假”是最严重的指控。这样的指控,否定的不仅是被
指控者的学术水平,更否定了他的学术名誉乃至人格。缺乏决定性证据,单纯只
是实验无法重复,并不能成为指控其他学者“造假”的理由。   但是,在面对质疑时,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倒是清晰的。8月2日,《自然·生
物技术》发言人表示,由于有很多研究者联系刊物,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杂
志“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
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
不当限制”。   曾担任许多国际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联执主席的吴军认为,方便同行
证实自己的科研成果是科学家的责任,最基本的是在论文中写清实验怎么做,如
受论文篇幅限制,那么科学家有义务为同行答疑。   虽然说目前可以静待《自然·生物技术》的调查结果,但是,河北科技大学
让韩春雨自己去重复实验,价值有限。应该像《自然·生物技术》杂志要求的那
样,公布实验的原始数据。别人可以比对原始数据和论文中的数据有何不同。据
中国最著名的科普作者方舟子介绍,在论文中公布的实验数据、图片,是为了说
明问题而归纳、整理过的,并不是原始数据。做实验的时候在实验本记下的数据,
或者仪器记录的数据,才是原始数据。   所以,这个时候公布原始数据,是证明自己没有造假的唯一方式。   ▲ 即使不给科学界一个交代,也要给民众一个说法   按照韩春雨的说法,有些科学家并不诚恳,他不愿意去理会这些质疑,“不
回应就是最好的回应”。如果说,韩可以不理某些同行的质疑,但他也一定要给
公众一个解释,因为巨大的“科研成果”是和巨额财政拨款联系在一起的。   今年8月,河北省发改委批复了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
项目,造价超过2亿,这个项目能批复下来,完全因韩春雨一人之力。而且,在
一片质疑声中,项目招标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韩春雨成了河北省科协副主席,河北科大的基因编辑项目也因此入选“世界
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可以说,河北科大和韩春雨,已经捆绑在一起,是一荣俱
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河北科大对韩春雨的调查能进展到什么地步,值得**************。   这里可以举一个日本的例子。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2014年在《自然》
发表的STAP细胞的论文,引来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保罗·诺福勒等美国学
者的质疑,他们声称论文中有2张照片疑似造假。后来,这场登上《自然》年度
十大科学事件的学术闹剧,以主角小保方晴子的辞职、她的********笹井芳树悬梁自
尽而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对小保方晴子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不是由《自然》杂志
负责,而是由她所在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和早稻田大学负责。   ▲ 科学家的成功很难离开学术圈,要尊重科学共同体的规则   科学的问题,要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韩春雨引发的争议,首先和重复实验
有关。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做重复实验?因为证实一个科学结论最简单的方法,就
是让同行来重复自己的实验,如果别人在同样条件下能够得到同样的结果,那么
这个结论算是初步被证实了。如果一个科学家做出一个实验结果,谁都不能重复,
甚至就连他自己第二次也得不到同样的结果,那么,学术界只能认定这个发明或
发现是无效的。   这就是科学共同体的残酷规则。韩春雨现在贴着很多标签,最吸引普通人注
意的是三无(无名校、无名气、无职位)科学家、小作坊式科研、未来诺奖潜在
冲击者。在官办科研成果寥寥的背景下,一位学术出身并不瞩目、供职于二本高
校、科研经费吃紧的副教授,发表了一篇举世瞩目的论文,民众对他的期待自不
待言。   我们自然也期待韩春雨没有学术不端的行为。但是,千万不要树立一种他遗
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孤傲科学家的形象。历史上,确实有一些比同行水平高太多
的科学家,但绝对是极少数。大多数做出成果的科学家,都无法逃离学术圈的共
同进步、共同规则。比如今年验证引力波的LIGO,是在相距3000公里处建设了两
套相同的系统,以确定接收到的是来自宇宙的引力波信号,而不是噪音。这个实
验,所有的细节都公开了,以便其他科学家查验和质疑。   现在,一个月的承诺期已经过去,针对NgAgo的实验,依旧没有任何实验室
公开宣称可以重复,亦未见河北科技大学的后续声明。这确实比较蹊跷。韩春雨
如果再不公布实验原始数据或其他自证清白的可能,对他本人和河北科技大学都
极为不利。   结语   由于这件事牵扯到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也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广泛**************,所以
一定会有一个最终结果,真的,不会被冤枉;假的,也一定跑不掉。 (XYS20160903)(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