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阳课题组发现气候变化对于多次繁殖鸟类物候的影响。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据悉,该研究不仅为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多次繁殖物种的物候期影响提供了可借鉴的体系,而且为预测气候变化下的物种的响应提供了新的启示。
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气候变化对北半球单次繁殖鸟类开始繁殖时间的影响,对南半球鸟类繁殖时间和多次繁殖鸟类的繁殖时间的影响研究则非常稀少。
研究人员以澳大利亚堪培拉国家植物园内多次繁殖的华丽细尾鹩莺种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其长达28年的野外个体标记跟踪数据,结合气候数据,系统性地分析了气候因子、个体繁殖时间和繁殖成效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发现,华丽细尾鹩莺具有很长的繁殖季,并且繁殖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繁殖期长度存在较高的个体差异,繁殖季前的17天内日夜间最低温度越高,个体开始繁殖的时间越早,繁殖期越长;繁殖季后期的97天内降水越多、30天内超过29摄氏度的天数越少,个体结束繁殖的时间越晚,繁殖期越长。
对其适合度的分析发现,开始繁殖早并不能预测个体是否能够在一个繁殖季内产生独立的后代,但是对于那些在一个繁殖季内至少成功繁殖了一只后代的个体,开始繁殖越早,后代数越多。然而,对于在一个繁殖季内至少成功繁殖了一只后代的个体,结束繁殖的时间与产生后代的数量则并没有联系。
该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多次繁殖的鸟类的繁殖时间影响的复杂性可能被远远低估了。(来源:中国科学报 朱汉斌 陈诗诗)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1/gcb.1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