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需求变化加速,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如何在快速响应不确定性市场需求情况下,降低 制 造仓储配送等成本,解决此问题就是要实现供应链协同,进行供应链协同管理。
迄今为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及其内涵的认识仍未达到统一,导致在对供应链协同技术与方法及其协同度绩效评价的研究上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对供应链协同管理及其内涵的研究已成为供应链协同管理领域的重要问题。在汉斯出版社《管理科学与工程》期刊中,有文章对供应链协同的概念给出新的理解,并对供应链协同内涵进行新的解释。
该文在总结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给出新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概念并提出新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涵,将供应链协同管理划分为供应链战略协同和供应链战术协同,后者又进一步划分为供应链信息协同、供应链运作协同和供应链决策协同,使读者能够更清晰理解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内涵。
“协同学(Synergetics)”源于希腊文,由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意为“协调合作之学”,主要研究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内各部分(子系统)之间的协作机理。后来伊戈尔·安索夫(IgorAnsoff)在企业管理领域首先提出“协同”的概念,他认为能够使公司的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总和的效应,即常被表述为“1+12”,就是“协同”的概念。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是指能够支持分散在不同地点的人们协同工作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还有一些协同软件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认为,协同是指组织中多人共同完成同一或多个事务的行为方式和过程,所谓“协同管理软件”是指能帮助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各个员工,围绕统一的目标,步调一致地执行各项管理活动、完成各项管理任务,最终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软件系统。从技术角度看,协同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基于通信技术的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二是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协同;三是基于企业信息集成技术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协同。
协同的理念在企业运作中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的高度共享、对业务的整合以及对资源的调配和优化。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协同已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业务的协同,而是要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纳入进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业务的协同。具体而言,就是以部门之间、跨部门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工作流程,来带动知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在企业内外的流动,使传统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走向增加工作流在内的四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