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吃好“3元营养餐”有多难——“营养午餐计划”试点地区走访见闻
近期,网络上时常曝出部分贫困地区学校与学生营养餐有关的食品质量问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此深入走访了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多所试点学校,发现营养午餐计划正在改变农村贫困地区孩子们“吃不上饭”的状况,但要让孩子吃饱吃好“3元营养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元营养餐”来了 “三无”食品少了
【网民热议】网民认为,营养午餐计划将偏远贫困地区试点学校学生午餐具体到3元,量化支持政策更具针对性、可行性,也更便于社会监督。
网民“智慧山”发微博称,3元午餐标准对于我国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不算什么,但即便是这样低的要求,在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也可能遭遇“落实难”,“‘3元营养餐’在试点地区可能遇到的难题更值得**************”。
【记者调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省龙里县海拔1300多米大山里的摆省乡中心小学,该校距离县城近50公里,270名学生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为了让学生们吃饱,学校将国家补助的3元钱全部用于买菜,每名学生每周向学校食堂提供2斤大米。
“食堂分饭的时候,一二年级学生个子矮,都伸长脖子、踮着脚尖看。很多同学怕菜不够,不断小声地说‘老师,快点、快点’。”摆省乡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食堂管理员丁必艳对学校第一天提供营养餐的情景记忆犹新。
洪家镇王东小学校长梁永平告诉记者,营养计划实施前,孩子们爱在校外买麻辣片、干吃面等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食品,现在离家远的学生食物营养也得到了保障。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铁峪铺初级中学校长陈元林告诉记者,学校每天保证学生先享受到这3元钱的补助,超出的部分由学生支出。“其实国家现在对贫困学生有各种补助,学生吃正餐基本不用花钱。”
【反馈链接】陕西省长武县教育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启动惠及680个县市2600万在校学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改善量化标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孩子们“吃不上饭”的问题。
营养餐消除安全隐患有多难?
【网民热议】前不久,安徽金寨某地区学校营养餐配送烂苹果,云南镇雄县337名学生吃了营养餐后出现腹泻、高烧等不适症状,广西那坡县营养午餐试点学校指定供货商从3元补助中赚取1元利润等消息引起了网民**************。网民“宏观看世界”说,看来一份简单的营养餐要想做好、保质保量吃到学生口中,还并非易事,学校食品供给体系还是漏洞不少。
【记者调查】云南省镇雄县的729所学校中,只有36所学校有食堂,许多学校食堂也只有一个简易棚、两口大锅和一张桌子。在镇雄县顶拉小学营养餐安全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取证调查发现学校食堂和承包商均无《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卫生许可证》。而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全州村级以上学校仍有800多个教学点没有食堂。
在一些偏远山区,受交通、食堂设施等条件限制,学校集中采购原料、加工的营养餐也在“打折”。由于山高路远,部分学校每周只能采购一至两次,采购的原材料多为萝卜、白菜、莲花白、土豆、木耳等耐存蔬菜,肉类则每周采购一次,放在大冰箱里冷藏。
在“黔中腹地”贵州省麻江县,记者跟随采访了当地柿花小学3名教师一天的生活。一大早,他们直奔菜市场采购蔬菜和肉,急匆匆赶到学校后,放下“菜篮子”,拿起“教鞭”上课;课间休息时间,他们到食堂监督、帮忙,甚至充当“大厨”;中午放学后,他们扔掉“粉笔”,换好衣服接着掌起“饭勺”,给学生分发饭菜。
【部门回应】多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及校长告诉记者,要确保营养午餐计划顺利实施,大量贫困地区学校需破土兴建、改造升级学校食堂,配备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但这样一来,将面临资金来源、人员编制等方面压力。
吃饱吃好尚需国家“买米”、地方“造锅”
【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认为,偏远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不能只由政府“单打独斗”,要鼓励民间慈善力量、社会团体参与进来,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村少年儿童的成长。
【记者调查】部分学校教师及厨卫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一些只有50名学生的学校而言,建个“一天只做一顿饭”的食堂也是很大的浪费,因为农村学校学生在逐年减少。
有学生家长建议,不如把营养计划补助发放到学生家庭,由家长到指定的安全食品购置点自主购买,“这样的营养计划照样可以实施。”
【专家点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对于尚未建立食堂的偏远贫困地区学校,可以按照“中央财政为主、省级财政为辅”的模式,在增加现有中央经费拨付额度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省级财政的配套比例。
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孙亚玲、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军等认为,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尽早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创造条件,逐步分批加强学校食堂硬件条件建设。同时,地方教育部门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长效沟通协调和联合督导检查机制,建立和完善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供应粮油盐等大宗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