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愚学园
www.SciFans.com提醒:
当地时间1月21日上午10点,ASCO GI会议主办方邀请Paul M. Lieberman教授和Keith T. Wilson教授就“病原微生物与恶性肿瘤(Microbial Pathogens and Malignancy)”展开了主题演讲,以下将对此进行简要报道。
幽门螺杆菌(H. Pylori)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来自于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cer的Keith T. Wilson教授重点介绍了他领导的团队关于“Helicobacter Pylori-Induced Gastric Carcinogenesis: Molecular Mechani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emoprevention”的研究,包括H. Pylori感染与胃癌的研究现状、感染引起的炎症、巨噬细胞相关的免疫失调、胃溃疡形成及致癌过程,以及H. Pylori感染相关的临床试验。
研究发现,H. Pylori感染主要通过鸟氨酸脱羧酶通路(ODC)促进精氨合成,抑制NO的产生,进而导致细菌的持续致癌作用。临床试验所用药物为α-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其靶向作用于ODC通路,有效抑制了H. Pylori感染所致的胃炎及癌前病变,有望减少胃癌的发生。
EB病毒与胃癌
对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长期的研究证实其与Burkitt淋巴瘤及鼻咽癌相关,而近年的研究发现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关。The Wistar Institute in Philadelphia的Paul M. Liebeman教授介绍了EBV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胃癌机理。
EBV感染大约与全球10%的新发胃癌相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发现EBV相关胃癌以来,一直到现在才引起人们重视,随着个体化医疗及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EBV相关胃癌应当引起重视,应作为胃癌的一个特殊亚型加以区别性治疗。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Liebeman教授领导的团队在EBV相关胃癌治疗方面开发了许多新药,特别是抑制EBV编*****蛋白(EBNA1)的药物。动物试验已证明,通过敲除EBNA1可实现根除EBV,进而达到预防和治疗EBV相关胃癌的目的。
【温馨提示】体验睿医文献免费全文,请在App Store搜索“睿医文献”安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