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4956
精华: 0
发帖: 1026
威望: 4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213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7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01-27 10:53

 杜久林小组发现控制动物行为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

愚愚学园www.SciFans.com提醒: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杜久林研究组发现,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后脑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功能模块,控制视觉—运动信息转换,从而实现视觉特异性的行为选择。这是首次在脊椎动物上从细胞水平、环路水平和行为水平解析了感觉—运动信息转换和行为选择的发生和控制机制。相关成果以亮点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神经元》杂志。

研究人员以斑马鱼的逃跑环路为模型,研究了不同行为意义的视觉引起不同行为的神经机制。他们发现,斑马鱼仅对危险性—而非非危险性—视觉产生逃跑行为,且这一行为控制发生在视觉信息由视觉中枢传递向逃跑命令神经元阶段;而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后脑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功能模块,控制这一行为选择。

该功能模块对危险性和非危险性视觉的控制是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的视觉反应特性实现的:对非危险性视觉,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正向调控的抑制性神经元电活动增加,阻断视觉信息从视觉中枢向逃跑运动命令神经元的传递;对危险性视觉,这两种神经元的活动受到抑制,解除视觉信息从视觉中枢向逃跑运动命令神经元传递过程中的抑制,从而诱发逃跑行为。

相关专家认为,该成果增加了对感觉—运动信息转换控制的认识,并且进一步增强了对神经调质系统在行为选择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温馨提示】体验睿医文献免费全文,请在App Store搜索“睿医文献”安装即可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