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在遗传基础上与环境互动的结果,特别是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习惯的养成是社会要求和个体需求在冲突与协调过程中,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可忽略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那些社会的、文化的、气候的和地理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个体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显著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可以笼统地称之为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可分为宏观社会和微观社会,前者主要指社会文化,后者则主要指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媒工具等,也就是个体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具有广泛性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生活习惯,大多都可以在家庭中呈现,父母的一举一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浸染着习惯的痕迹。另一方面,家庭对孩子习惯的形成具有重复性。家庭是少年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父母和其他家人是他们直接交往和接触最频繁的人。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犹如拓印石刻,一拍拍,一刀刀,使各种习惯铭刻在儿童心中,渗透在他们的行为中。
所以,当家长们希望孩子做一个热爱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父母首先要在家庭中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影响孩子,要不断地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热爱生命,不是嘴上说说的事情,父母要身体力行去做,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长辈对生命的热爱。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爱运动,虽然自己很胖,体质又不好,却坚持每天和孩子一起运动,在运动中不仅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了榜样,而且还在运动中增进了亲子关系,所以她把这种方法称为“远足教子法”。她的女儿体质差,不爱运动,经常感冒发烧,一年里要去好几次医院,还因为肺炎住院。渐渐地,这位妈妈发现女儿长成了一个胆小、娇气的女孩,而且特别不自信。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她开始带着女儿运动。虽然自己带着病躯很不情愿走那么远的路,但是为了给孩子作出榜样,妈妈带头吃苦,甚至在一次远足中整整走了7个小时。妈妈的行为对女儿是非常好的激励,看到胖胖的妈妈一直坚持,女儿的运动韧劲儿越来越强。
为了提高孩子的运动兴趣,这位妈妈还根据女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很多远足路线,这些路线既有趣,有循序渐进。例如,女儿一年级时,体力还不够,妈妈就带着孩子远足2-3公里,而且以动物园作为目标。这样,孩子为了去动物园玩,就很高兴地跟着妈妈远足。二年级时,她们又把北海和天安门作为远足目标;四年级时,孩子大些了,体质也转好,妈妈把大兴姥姥家作为远足目标……不仅如此,聪明的妈妈还会和女儿创造很多有趣的行走方法,让远足路程不那么枯燥。例如,娘俩有时倒着走一小段路,有时候改为侧跑,有时又顺着台阶跳上跳下,还有时围着大树转圈跑,有时走在狭窄的长条马路牙子上……在各种有趣的远足中,女儿长大了,身体变棒了,性格开朗了,而且还锻炼了韧性、坚持、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所以,这位妈妈骄傲地把自己与女儿的远足称为“远足教子法”。
孩子的榜样当然可以从许多方面选取,但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这位母亲虽然身体并不特别好,但依然身力行为孩子做榜样,这是热爱生命这一习惯培养的重要方法。在习惯养成初期,让孩子能够看到父母对大自然的爱,对健康生命的渴望,看到父母爱运动,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在给孩子一个榜样,也是在营造一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家庭环境。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生活在爱运动的家庭中,孩子也往往是爱运动的,而如果父母不爱运动,孩子运动习惯也难以养成。
所以,父母在家庭中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处处感受到父母等长辈对生命的热爱,这样孩子才更有可能对生活保持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