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博士生
UID: 63244
精华: 0
发帖: 2247
威望: 2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2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2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17-11-05
楼主  发表于: 2016-06-24 17:10

 “状元”被叫“书呆子”?大学教育该教学生什么

每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会上演一出发生在重点大学间的生源争夺战。高校为了“掐尖儿”可谓各出招数。不过,每当此时,也有不少尖子生被指缺乏生活能力,甚至被贴上“学习机器”的标签,高校如何让其在大学校园里锻炼生活能力?大学教育的品质又是什么?
  六成以上的哈佛学生在学年中每周平均工作8~12小时,这是鲜为外界所知的事实。大部分哈佛学生都为母校打过工,工作内容包括刷马桶、当服务生、陪送其他人走夜路……难道是哈佛压榨盘剥自己的学生吗?请看详解个中隐情。
  一入哈佛就刷马桶?!
  有这么一个故事,因其“骇人听闻”的神效,“荣升”为我最爱讲的故事之一。当我还是哈佛本科新生时,我选择参与了一项新生入学前的热身活动,叫作“宿舍工作团队”。当然那时也有其他项目可供挑选,像新生艺术项目(FAP)啦,新生户外项目(FOP)啦,或者是新生国际项目(FIP)。毫无疑问,这些都比“宿舍工作团队”显得魅力四射多了;但它们中的哪一个也不会像我挑中的这个项目一样,能在仅仅一周的时间里付给我大约800美元的“劳务费”。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劳务”呢?跟梦幻差事一点儿也不沾边儿,这是肯定的。洗马桶,掸扫一层又一层的尘土,清理一网又一网的头发,还得搞掉不堪入目的墙渍——秋季学期开始之前,我们在哈佛宿舍楼里辛勤劳作。噢,没错,体力劳动,纯粹而又简单,每天干足9个小时。一周里我卖力刷过的马桶数量,绝对可以让我的家政履历立马提升好几个档次。“奉箕拥帚、洒扫秽尘”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地”友谊,这些“患难之交”陪伴我度过了整个新生年以及之后的岁月。谁在共同面临看似永无止境、令人反胃的学生宿舍打扫任务时,不会成为能够相互依赖的朋友呢?哈佛这样安排真的相当聪明:一则以合理的价钱让新生将宿舍收拾得整洁一新,二则新生积极交往,已经彼此熟稔了。
  大学四年的“劳工”生涯
  后来的事实表明,那次我和同学们在宿舍楼里初试身手,不过是大学四年给哈佛“打工”的序曲——大部分哈佛学生都有过这样的“劳工”生涯(Student Labor,按中国的说法,这叫作“学生社会劳动实践”或“勤工俭学”)。引我入门的这份差事并不算学生工作生活的常态,因为大多数学生工作并非体力劳动,但“为外快而战”的中心思想万变不离其宗。六成以上的哈佛学生在学年中每周平均工作8~12小时,这是鲜为外界所知的事实。我们有课要上,我们有课外活动,我们有自己的社交生活,除此以外,我们中的大多数还会有过几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对有些学生而言,这样的工作所得至关重要,它们可以为自己父母负担不起的课本和必需品买单。对另一些学生而言,就好比我啦,这份收入可以作为额外花费的来源,而不必隔三岔五地腆着脸向爹妈张口要钱。无论哪种情况,在校工作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文化,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啊,今晚我在图书馆轮班,没法跟你吃晚饭了,不好意思哦。”
  “下周太疯狂了,我有三篇论文要交,还得替我打工的实验室搞定这么一大项研究计划。”
  “我周日要去辅导SAT,薪水真的相当丰厚——你也应该来干这个!”
  如同哈佛一贯的风格,我们被雇用的机会不可思议地多样和灵活,如此便赋予了我们选择适合自己特殊经济情况与时间安排的岗位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到哈佛附属机构做校内工作,也可以选择为哈佛以外的雇主做校外工作。大部分学生会去哈佛附属机构,虽然挣得少是少点儿,但更加安全可靠。
  学校从哪儿搞钱开工资?
  哈佛如何有足够的资源来资助数千名学生做呢?
  首先,学校里有许多跟学生打交道的岗位,它们没有很高的专业资格要求,与学生体验又紧密相连,如此的岗位空缺由学生来填补便合情合理了。譬如,当学生们遭遇电脑问题时,谁来帮忙呢?用户助理(UAs),同样是学生,有技术背景的学生。当学生们要在图书馆找书、还书时,谁来帮忙呢?学生,受过图书馆编目系统培训的学生。当学生们夜间要走挺长一段路时,谁来陪伴他们同行,以作为一项安全防护措施呢?还是学生,受过自卫训练的学生。诸如此类,均是哈佛雇用学生来提供的学生服务——真可谓一石二鸟之举。作为福利,我们学生则会拿到高于法定最低工资的报酬(在我上大学时,本科生的薪水通常徘徊在每小时10美元左右),这个价钱对哈佛来说也还算比较便宜。
  其次,哈佛受益于一项由联邦资助的名叫“联邦工读计划”(Federal Work-Study Program,简称FWSP)的项目。该项目意图通过对大学施加一定的财政影响,来帮助学生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联邦政府承担符合条件的学生薪资的50%~100%,而雇主(也就是大学)则支付余下的部分。学生符不符合条件,完全由其经济需求决定,他/她从勤工助学中所获得的收入将计入该生的经济资助“大礼包”内。我那时得到的经济资助里就包括每年从FWSP获取的2000美元。这就意味着,如果选择在校工作的话,我从一份完全或部分由联邦政府资助的工作中,最多可以挣到2000美元。赚足这2000美元FWSP配额后,假使我还想继续工作,那就得跑去跟自己的督导人协商,看能否由哈佛而非联邦政府开工资。当然不是所有学生勤工助学的薪资额度都跟我是整齐划一的,它基于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过FWSP有规定:任何工读生的工作时间均不能超过每周20小时。除学年中的资助以外,由于我还符合FWSP暑期工作的资格要求,因此当我选择暑期为“我们去玩巴黎”旅行指南打工做“写手”时,我额外又拿到了1000美元的报酬。另外,联邦政府特别喜欢给做数学和科学家教的学生提供FWSP资助,这两样是永恒的需求重点。
  学生打工都干啥?
  我们在哈佛所做的工作,无论是由大学单独资助还是由联邦政府共同资助的,其性质都非常多样。研究岗位是数量最多也是最受欢迎的选项之一,只需到哈佛学院勤工助学办公室的网站上看一眼,便可发现诸多研究机会:助教助研计划鼓励教授们雇用本科生当研究助理,帮助学生一展治学宏图;哈佛学院科研项目在学年中及暑假期间支持“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由学生发起的学术研究及创造性活动”;梅隆梅斯本科奖学金计划每年选拔10名学生在大三、大四时加入一个“紧密的科研社群,同由教员担任的********密切合作,开展独立研究”。我在大一春季学期时,就曾做过一个发展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助理,并由此认识到:第一,发展心理学令我兴趣索然;第二,历经将口头访谈转录为文字的无数个小时后,我简直想找把枪崩了自己。虽然最后我没有走上研究心理学的道路,这样的机会却非常可贵,它可以帮我排除“我以为”的学术与职业兴趣。
  除了研究岗位,学生还可以去办公室干行政工作,去食堂做“帮工”,去各部门网站搞设计,或者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去做图书馆或技术支持工作。也许它们听上去不像是最富吸引力的活动,但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对别人付钱购买的专业服务负责,不管是像订购办公用品这样简单的事情,还是像为指导老师写研究计划这样复杂的任务。我们学会了怎样与他人共事,怎样同主管打交道,以及高效地管理自己的工作流程。
  另外,学生们也会选择校外工作,有时这是作为校内工作的补充,因为校外收入更为可观。我有好些同学就给剑桥、波士顿地区(即哈佛大学所在地)的家庭(通常是校友或哈佛老师家)做保姆。还有些为私人家教公司工作(有的实际上也是由哈佛学生所创办)。有技术背景的则会接点儿类似自由职业者、数据库开发人员或者网站管理员的“私活儿”。我还听说过有同学当了服务生、调酒师,这些工作虽然底薪不高,但给的小费可能不菲。在服务业干这样的工作没什么可耻的,它们并不会埋没大学生的才能——有一位曾在哈佛广场一家不错的比萨店当服务生的女孩,之后便击败数百个对手,稳坐到羡煞旁人的迪斯尼公司业务分析师宝座上。我敢打****************,她多半是运用了自己在当服务生时锻炼起来的人际关系管理技能。
  关于在校工作的话题并不吸引人,看起来也折射不出什么崇高理想。我之所以还拿来与您分享,是因为曾遭遇过某些对哈佛学生的偏见:我们是被宠坏的孩子;我们是别的什么都不干就光学习的“学霸”,窝在漂亮的寝室里;我们成天无忧无虑。不可否认,我们那时以及现在都拥有难以置信的种种特殊待遇,但那种优待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软弱、娇惯,或者变成书呆子。经历教给了我们为薪水而工作的价值,以及什么是职业责任,什么是自力更生,并为我们最终步入成人职业世界作了平稳过渡。我很感激哈佛有如此的远见将在校工作引入其非正式教育之中。如今的哈佛毕业生都是“三面手”:学术上学有所成,课堂之外通过社团活动练就了领导力,工作方面借由专业培训已然成为职场老手。
级别: 博士生
状态: 未签到 - [319天/319次]
UID: 125159
精华: 0
发帖: 556
威望: 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5119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2-16
最后登录: 2019-03-08
1楼  发表于: 2016-06-24 19:32
 一入哈佛就刷马桶?!
  有这么一个故事,因其“骇人听闻”的神效,“荣升”为我最爱讲的故事之一。当我还是哈佛本科新生时,我选择参与了一项新生入学前的热身活动,叫作“宿舍工作团队”。当然那时也有其他项目可供挑选,像新生艺术项目(FAP)啦,新生户外项目(FOP)啦,或者是新生国际项目(FIP)。毫无疑问,这些都比“宿舍工作团队”显得魅力四射多了;但它们中的哪一个也不会像我挑中的这个项目一样,能在仅仅一周的时间里付给我大约800美元的“劳务费”。那到底是什么样的“劳务”呢?跟梦幻差事一点儿也不沾边儿,这是肯定的。洗马桶,掸扫一层又一层的尘土,清理一网又一网的头发,还得搞掉不堪入目的墙渍——秋季学期开始之前,我们在哈佛宿舍楼里辛勤劳作。噢,没错,体力劳动,纯粹而又简单,每天干足9个小时。一周里我卖力刷过的马桶数量,绝对可以让我的家政履历立马提升好几个档次。“奉箕拥帚、洒扫秽尘”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战地”友谊,这些“患难之交”陪伴我度过了整个新生年以及之后的岁月。谁在共同面临看似永无止境、令人反胃的学生宿舍打扫任务时,不会成为能够相互依赖的朋友呢?哈佛这样安排真的相当聪明:一则以合理的价钱让新生将宿舍收拾得整洁一新,二则新生积极交往,已经彼此熟稔了。
级别: 博士生
状态: 未签到 - [319天/319次]
UID: 125159
精华: 0
发帖: 556
威望: 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5119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6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2-16
最后登录: 2019-03-08
2楼  发表于: 2016-06-24 19:32
尼公司业务分析师宝座上。我敢打****************,她多半是运用了自己在当服务生时锻炼起来的人际关系管理技能。
  关于在校工作的话题并不吸引人,看起来也折射不出什么崇高理想。我之所以还拿来与您分享,是因为曾遭遇过某些对哈佛学生的偏见:我们是被宠坏的孩子;我们是别的什么都不干就光学习的“学霸”,窝在漂亮的寝室里;我们成天无忧无虑。不可否认,我们那时以及现在都拥有难以置信的种种特殊待遇,但那种优待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会软弱、娇惯,或者变成书呆子。经历教给了我们为薪水而工作的价值,以及什么是职业责任,什么是自力更生,并为我们最终步入成人职业世界作了平稳过渡。我很感激哈佛有如此的远见将在校工作引入其非正式教育之中。如今的哈佛毕业生都是“三面手”:学术上学有所成,课堂之外通过社团活动练就了领导力,工作方面借由专业培训已然成为职场老手。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