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2年由Michaelis和Gutmann首次报道软斑病(Malakoplakia)以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这类罕见疾病。软斑病是以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炎为特点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软斑病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泌尿系统软斑病最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全消化道均可受累。本文从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五个方面来认识消化道软斑病。
一、流行病学
McClure回顾了34例胃肠道软斑病的病例,发现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最易受累,全消化道受累者少见。消化道软斑病的发病年龄一般在6周~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4岁,儿童很少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病,无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消化道软斑病在儿童常与免疫功能不全状态相伴随,如肺结核、白血病、营养不良及乳糜泻等,在成人多与结肠腺息肉、腺癌、炎症性肠病、HIV感染、酗酒、代谢综合征、接受化疗及器官移植相关,也可发生于正常人。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前软斑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机体处于低免疫力状态时常继发致病菌感染,同时,环磷酸鸟苷水平降低和葡萄糖醛酸苷酶释放减少导致溶酶体功能缺陷,故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无法将其完全溶解消化,而是蓄积形成软斑小体(Michaelis-Gutmann,M-G小体),即导致了软斑病的发生。常见的致病细菌包括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三、临床表现
消化道软斑病患者无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常无临床症状。肠道软斑病可出现腹泻、腹痛、腹部不适、便血、便秘、呕吐、发热、消化道梗阻、贫血、厌食、营养不良、疲乏、体重下降等表现。
四、诊断方法
1.内镜检查:病变可累及全消化道,病变多样,大小、形态不一,呈节段性或弥漫性,节段性病变间 黏膜正常,存在三种特征性表现:(1)单个黏膜隆起、结节或斑块;(2)多个黏膜隆起、结节或息肉;(3)巨块状病变。软化斑在早期阶段常呈现为软黄色至棕褐色的黏膜斑,在晚期阶段常呈现为不同形状的、周围充血并中央凹陷的灰色至棕色的病变。
2.病理组织学检查:内镜下深挖活检或大块活检标本为单发或多发的棕黄色结节或斑块,质地软且界限不清,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大量巨噬细胞聚集形成慢性肉芽肿,且胞质内出现同心圆或靶环状小体(M-G小体)但这不是诊断该病所必需的。由于M4小体内存在钙盐及铁剂沉积,故普鲁士蓝、阿尔新蓝及过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 PAS)等特殊染色阳性。黏膜下层常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免疫组化显示组织细胞(CD68+)和AACT(+),AE1/AE3、S-100蛋白、CD1a、CD21和CD23(-),且细胞增殖指数很低。或者息肉切除标本病理示:管状腺瘤或腺癌。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可发现:巨噬细胞内含有吞噬溶酶体内含物构成的囊泡、电子致密物、膜性薄片和M-G结晶体。偶可见到分解的细菌产物。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可正常。便潜血可阳性。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升高。免疫学检查可见免疫球蛋白可下降或正常肠道黏膜及便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可鉴定出致病菌,如致病大肠杆菌。肿瘤标记物检验可正常,伴随结肠癌者,可异常。对于食管软斑病的患者,可存在食管鳞状上皮人瘤病毒(+)。
4.其他:肝胆胰脾超声:部分病例提示肝轻度增大。消化道钡餐:可见大量息肉样充盈缺损。腹部CT平扫+增强除外肿瘤。
五、鉴别诊断
1.胃肠肿瘤:(1)软斑病模拟肿瘤过程,常错认为恶性肿瘤,且与结肠癌、前列腺癌伴随,PET易误 认为肿瘤转移或复发;(2)但肿瘤免疫组化表现为上皮细胞呈核圆形或卵圆形呈泡状,核仁明显, CK、EMA阳性,而CD68、AACT阴性。
2.肠结核:(1)多有肠外结核证据;(2)患者多有发热、盗汗、腹痛、腹泻与便秘等症状;(3)病变主要在回盲部,内镜下见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肉、肠腔变窄等;(4)病理上有干酪样肉芽肿或找到结核杆菌。
3.家族性腺息肉病:(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2)内镜下可见大肠内广泛出现数十到数百个大小不一的息肉;(3)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大便带血或带黏液、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4)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或绒毛状腺瘤,以管状腺瘤最多见。
4.Crohn病:(1)有缓解与复发倾向,病程一般更长;(2)肠镜下可见病变虽以回肠末段为主,但可有其他肠段受累,并呈节段性分布;(3)易并发瘘管或直肠周围病变;(4)病理上有肉芽肿病变而无干酪样坏死,找不到M-G小体。
六、治疗及预后
目前本病的治疗是基于微生物的根除。(1)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或环磷酸鸟苷比率来提高溶酶体功能,如使用胆碱能受体激动剂(氨甲酰甲胆碱和抗坏血酸)。(2)使用强力抗生素,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尽量选择能够穿透细胞膜的抗生素,如喹诺酮、利福平及磺胺甲噁唑,因为这些药物能够进入巨 噬细胞,导致细胞内微生物死亡。上述治疗的疗效仍存在争议,且治疗持续时间是不固定的,但仍建议6个月至3年的长期治疗。(3)局限性病变且反复抗生素治疗无效者,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可大大提高治愈率。(4)对于合并有其他病变者,应注意治疗伴随病。(5)随着粪微生态移植术的广泛开展,可尝试应用该治疗方法。经手术或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后可痊愈,随访6~18个月未见复发。
文献来源: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6,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