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带领课题组开展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日前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应用新材料、新设计和新方法,成功研制出具有高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的分子探针,实现干细胞标记和在体示踪,并应用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中。相关成果已在数十家医院推广。
据课题组研究成员、中大医院放射科主任居胜红教授介绍,研发成功的智能化探针注入体内后,通过与多种蛋白酶同步反应,产生相应的不同波长的荧光,实现了多种靶点的同时检测。通过对探针进行修饰后载药是实现探针诊疗一体化的重要新技术,项目通过将超顺磁性氧化铁制备成多孔空心结构,表面积较传统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加3倍,实现了内外载药,使载药量增加50%。智能化探针的研制成功,达到了生物信号的体内放大作用,并可大幅度降低使用剂量,提升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针对目前可用的磁共振成像分子探针分别为钆和铁类制剂,分别用于T1和T2成像,各有优缺点的现状,课题组通过T1/T2双模探针的构建与制备,实现了T1/T2的双模成像,提高了敏感性。项目研发的T1/T2双模探针为国内外首创,该探针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降低了探针的使用剂量,提升了磁共振的成像效率。
滕皋军介绍,血氧水平依赖度成像是功能磁共振的主要技术,可以反映局部的神经活动。项目组将这一技术用于发掘多个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像学标志物,并应用于临床。项目组首先发现了早期阿尔兹海默病的默认网络连接模式图,并发现随着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该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和范围逐渐下降,将该变化作为阿尔兹海默病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标志物,被国内外5家医院应用于181例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临床诊断,诊断准确率达81%~91%。另外,课题项目组作为全球脑功能连接组学计划参与单位,完成了数据库工作量的10%。项目组以此为契机,建立以本单位为基地的临床影像大数据库,数据病例量已达5000例,为后续的国际合作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