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是摆在各级政府部门、业界人士和广大学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以BIM、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工地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得以提高,有利于推进工地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施工设备、物料、施工工艺、环境等信息综合集成与智能决策,为建筑业升级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力量。
在汉斯出版社《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期刊中,有论文从建筑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质量等问题出发,研究了智慧工地内涵及内容,基于Togaf架构方法 论设计了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架构,并以某地块为例,描述了平台逻辑架构,分析了平台建设内容,并探讨了实施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的建议,为推进建筑施工领域数字化平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智慧工地监管信息化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的实施与推进仍处于起步阶段,项目过程复杂、涉及政府部门、项目方、用户、施工方、监理方、设计方、供应商等诸多对象及人员、施工机具设备、建材物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等要素,是建筑业上下游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过程,因此,在实施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重视需求分析和顶层设计。智慧工地建设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诸多利益环节和链条要素,各级用户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地块的施工方不相同,施工方内部平台选型不一致,因此应着力加强需求分析,了解各类用户的需求,统筹规划与设计,确保各施工方、项目单位、用户在流程、数据、模型等方面的顺利衔接。
培养和锻炼项目团队。项目团队建设在保证智慧工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团队直接与用户、项目方、监理方、施工方进行需求沟通与技术交流,设计开发各种应用程序,帮助解决平台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响应用户需求,指导各类用户进行操作和处理,是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
加强项目实施和培训。建筑行业员工信息化水平低,人员构成复杂,信息技术能力有限,需要加强技术知识培训和教育,建立和完善平台运维制度,明确数据管理要求,引导和鼓励各级管理者和工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和平台操作,加强对项目施工方的信息化考核,不断提升各级用户的积极性。
着力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对供应商、开发商、集成商、第三方测试商、实施单位等质量管理,规范供方选择、软硬件选型、过程评审、归档管理、软硬件测试、故障归零等管理要求,同时应重视数据丢失、网络攻击、安全漏洞、等级保护、身份认证、权限管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等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