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75664
精华: 0
发帖: 1162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833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9-14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16:50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在城市中安放我们的精神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城市。其中关键,正在于何为生活得更好。

  城市生机勃勃,予人无限可能。从经济学上看,这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强大向心力。然而,生活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现实中,每天都在拔节的城市,往往与生活得更好演出二律背反:钢铁丛林里看不到日升月落,雾霾围城让人不敢深呼吸;小区越盖越好,孩子却不懂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网络越来越快,低头族们却忘了给身边的老人让座很多人在反思:物质丰富,就能生活得更好吗?

  美国社会学家芒福德认为,历史上几乎所有重要城市,在物质要素形成之前,就已具备了强大的精神要素,包括对自然的敬畏、对安全感的需求、对新鲜事物的渴望,等等。这也意味着,满足人们最本质的精神诉求,才是城市存在的目的,也才是让人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的关键。

  打开历史的视野就会发现,面貌多样的城市,背后是对如何安放精神的不同回答。古希腊的雅典开民主风气之先,阿戈拉广场成为聚集人的公共空间;明清时代的北京,布局严谨、建筑恢弘,展现大一统下的治国理念;巴黎卢浮宫珍品荟萃,层叠的历史也层叠下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寻城市是由人所建造的,物质只是载体,决定一个城市风貌的,最终是张扬其间的人类精神。

  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到舒适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构建城市的精神宜居,同样需要让心灵的各种仪表读数始终保持最优。

  身暖通体舒泰,心暖城市如春。一座城市有没有温度,体现在规划上是否有初心、管理上是否走了心。落脚城市的人们不是候鸟,他们不仅为了生活,更为了寻找归宿感和身份认同,为了寻找我是谁来自何处去往何处等永恒问题的答案。让城市从地产回归土地,让建筑从房子回归家园,才能规划好更多精神的空间。暖既是人文精神的普照也是人本细节的呵护,来自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也来自可以让拾荒者入馆阅读的管理,来自让孩子们也能悉心与艺术对话的布展。提升温度,保持温度,城市才不仅是高楼大厦、钢铁丛林。

  生命的诞生与存在不能缺少水,保持心灵健康也同样需要文化湿度,构建精神宜居,应致力于涵养城市的文化水源。前段时间,有公益组织进行了地铁丢书活动,希望让更多人加入地铁阅读的行列。虽然效果可能有限,但也提出了城市文化建设的问题。一群诗歌爱好者自发为你读诗,让诗意充满手机的移动空间;各类民间剧社、合唱团,在大小剧场里演绎着城会玩;读书会在悄然生长,严肃的阅读与讨论凝聚起志趣相投的人让城市氤氲浓得化不开的文化气,城市就会因文化的滋养而年轻,文化更会因城市发展而生机盎然。

  此心安处是吾乡。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向着美好生活前行的历史。让我们致力于构建诗意的栖居、精神的家园,愿我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好。

别扫我,怕你知道太多!



推荐阅读:

2017年国考面试和专业能力测试你需要知道这些

2017年全国各省市公时间日程月历

国考面试咋准备 候分期内应熟悉面试基本理论

2017年各省公备考每日必做三件事

全国各省12月份重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汇总(实时更新)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