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118849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2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3(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1-17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03-30 14:34

 2017年,IVD行业的增长点在哪里?

2017年3月22日,第六届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CEO峰会在上海如约召开。这一被业内称之为中国版的JPMorgan医疗健康大会吸引了众多医疗企业高层、投资大腕、学术权威、医学专家、政府政策制定者等高层人士与会。大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3大细分领域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医疗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未来五年,十万亿级大健康产业投资盛宴将全面铺开。其中,随着体外诊断(IVD)技术的普及和公共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IVD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涉及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分子诊断和即时检验(POCT)等多个细分领域。
本文回顾了峰会IVD及精准医疗产业论坛上的“大咖声音”,梳理了2017年IVD行业的增长点、投资热点。
Q:未来,IVD行业的增长点在哪里?
上海之江生物董事长邵俊斌:分子诊断代表着整个IVD行业的发展未来,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单基因疾病、多基因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中。目前,中国分子诊断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分子诊断水平差距不算太远。我们在基层基础上有所落后,例如高通量测序技术。未来,临床检测将朝着全自动化、POCT方向发展。
罗氏诊断亚太区战略和商务拓展副总监高继全:分子诊断目前的主流技术包括PCR、芯片和测序。其中,PCR技术的应用前景包括肿瘤、遗传学疾病等检测;芯片应用方向主要是产前诊断、染色体异位检测等;测序领域的应用热点包括液态活检、体外辅助生殖、器官移植配型等等。
上海仁度生物创始人居金良:中国大约两千家医院可以做PCR,覆盖面远远不够,面临操作麻烦、检测结果较慢等问题。未来,检测平台自动化是一个发展方向。同时,RNA检测也是一个热门方向,可以应用于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检测行。
复星医药诊断事业部副总裁刘勇:近几年,IVD领域的分子诊断增长超过20%,生化试剂增长低于10%,免疫检测增长约为20%。所以,分子诊断是在细分行业内是增长最快的。同时,分子诊断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模块,及时跟进精准医疗的需求。未来3-5年,分子诊断依然会是IVD行业的“领头羊”。
华大基因股份副总裁、首席产品官彭智宇:IVD行业未来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分别是高通量、低沉本、全覆盖。除了技术,百姓的认识、科普,甚至是临床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将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态势。
方源资本董事钱晶:未来分子诊断的突破点可能在于中等通量、全自动化的PCR平台,实现更快、更好的检测速度。
Q:两票制、阳光采购等国家政策对IVD行业的影响?
刘勇:国家推出两票制的初衷是减少流通环节,实际操作是生产厂家开一票到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再开一票到医院。目前已有十多个省已经明确表示实施两票制。这一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具体表现在很多小型企业主动寻求被大公司并购。重要的是,第二票到医院的时候需要带第一票盖章的复印件,这意味着差价、财务处理需要重新审视。
居金良: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制度推行出来,每个人都在想对策,那么这个政策会变得“漏洞百出”。两票制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作用。
邵俊斌:中国医疗领域存在不少问题,造成的本质原因很大部分与医疗机构被垄断有关。两票制只是试图打通流通环节,并没有平衡好医院的供方需求,包括医生、患者等等。所以,两篇制落实起来很难。
高继全:两票制直接影响的是流通领域的公司。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两票制势必会带领新的产业话题,包括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角色转变。这对于生产型公司、流通企业、甚至于服务商,都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现状。
生物梅里埃大中华区研发副总裁杨星:两票制、阳光采购等政策会影响渠道的整合和合并,这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可能是一个好消息。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