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博士生
UID: 63244
精华: 0
发帖: 2247
威望: 2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6025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22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3-06
最后登录: 2017-11-05
楼主  发表于: 2016-04-27 11:27

 “幼儿教师”之三十四:《孩子上幼儿园究竟要打什么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是家长和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那么,究竟如何理解“基础”二字?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究竟要打什么“基础”?幼儿园教师究竟要给孩子们打什么“基础”呢?
  很多家长都是认为,让孩子上幼儿园就是要识字、读书、学拼音、学外语……捷足先登,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知识基础。
  有的幼儿园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生源,也违心地迎合一些家长不是很端正的心态和要求,直接违背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文件的精神,以提前安排幼儿园孩子学习小学生才该学的知识和要培养的能力来吸引、稳住家长。
  其实,这是对“基础”这个概念狭窄、片面、肤浅的理解,会给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一、“根深叶茂”,根基牢固才会蓬勃发展
  早期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奠基工程。
  何谓“基础”?“基础者,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也。”
  古人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常数目的成长比喻人的成长。常言说:“根深叶茂”或“根深枝茂”。意思是树木的根扎得深,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树木才能生机勃勃,枝繁叶茂,茁壮成长。比喻事物根基牢固,就会蓬勃发展。人的成长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基础”也像是建筑物的“跟脚”。“跟脚”的作用、功能是承载负荷,打得牢固,所承载的负荷才不会动摇、变形、走样;作为建筑物的起点必须要坚固、端正,建筑的房屋才会坚固、端正。
  要是盖平房,“跟脚”挖得浅一些,窄一些,未尝不可;而要是盖高楼大厦,“跟脚”必须要挖得很深,打得很宽。这样,“跟脚”就很坚实,高楼大厦才更加稳固,不会动摇、走样。建筑物“跟脚”深浅、宽窄跟建筑物的高低、牢固程度成正比。
  如果盖高楼大厦挖的跟脚也跟盖平房一样浅、一样窄,“头重脚轻根底浅”,高楼大厦肯定盖不起来;就是强行、任性地盖起来了,迟早有一天,也会成为“危楼”,甚至倒塌。
  早期教育的作用和功能类似于建筑物的“跟脚”,不仅仅是为孩子上小学打基础,而是孩子整个人生发展打基础。基础打得是否坚实、牢固,影响孩子未来能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甚至决定发展到多高的水平。
  孩子发展的“跟脚”太浅,不坚实,不牢固,就会缺乏发展、提高的后劲,发展水平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为打基础而实施早期教育不能不顾质量规格,“偷工减料”,任意削减工时、工序和用料,不能敷衍了事,马虎从事。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把“跟脚”夯实。发展的“跟脚”打得深,坚实且牢固,就会具有足够的发展的后劲,就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孩子发展的“跟脚”打得是否“宽厚”,也是影响甚至决定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一生中的发展过程中,要受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究竟最后朝哪个方向发展,是很难预知的。如果基础打得过于狭窄,不仅将来的发展水平会受到很大的制约,就是发展方向的选择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发展方向没有选择的余地,也会直接限制发展的水平。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学习和活动的内容要尽量丰富,广泛发展孩子多种兴趣爱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最好不要给孩子过早地定向。过早定向一定会以牺牲全面发展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
  把基础打得尽量“宽广”一些,孩子将来的发展前途就会更加广泛,可以有更多选择,成功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多一些。把基础尽量打得“厚实”一些,就会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二、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获得的”。
  1978年,七十五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首都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取得这样高的成就的。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
  “先生,请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很显然,记者说的“最重要的东西”是跟“获得诺贝尔奖”这件事有直接关系的。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
  “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
  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
  “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为什么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充分表明他的回答,得到了在场的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认同。
  在常人看来,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必定是在某一所著名的大学、著名的实验室,有幸遇到了有关专业的知名老师,从而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却似乎是“答非所问”。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在大学或实验室里学到的,而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读书、识字之类,而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多方面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很令人回味。
  在我的印象中,科学家是最善于思考的,是讲究实事求是的,是绝不会用假话“忽悠”人的。我深信这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的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坚信不疑的结论。他虽然似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但绝不是轻率的,这是大多数科学家的切身体会。
  从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两个启示:
  一是早期教育是奠基工程,不仅仅是孩子上小学的“预科”,而是对人一生的发展都会有影响。基础打得好,会终生受益。
  二是早期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养成多方面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东西,表面看来,似乎跟掌握知识、做学问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实,关系十分密切,不能忽视。
  三、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人生的风帆导入正确的航程。
  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虽说都喜欢孩子,但喜欢的程度却有所不同。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可以使父母或老师在众人面前炫耀并给自己脸上添光彩的特长,即或是孩子其他方面有很多的优点和长处,比如懂礼貌、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心地善良、团结友爱、谦让大度、乐于助人等,谁见了谁夸;可父母和老师却爱得不是那么深,觉得孩子“一无所长”,太“平庸”了。有时候甚至为有这样不“争气”的孩子感到自惭形秽,比别人矮半头。
  假如孩子很聪明,智力发展水平比别的孩子高,有一技之长,比如小小的年纪就会认字,能背古诗,会算算术,会玩游戏机,或者会唱歌、跳舞、弹琴、书法、绘画、武术等,在比****中得个什么奖,或者被誉为什么“星”,即或在品行方面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父母和老师也会视为不可多得的“宝贝”、“天使”,从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爱得不得了。一有机会,父母和老师就要在人前显摆显摆孩子的才能,以博得别人的“喝彩”。
  在有的父母和老师眼里看来,这样的孩子简直就是个“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完人”,没有任何的缺点和毛病,无可挑剔。即或是有明显的缺点和毛病,也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管不教,放任自流。要是有人指出孩子的毛病,父母和老师还有可能有意地文过饰非,替孩子百般遮掩。大有“一俊遮百丑”之嫌。
  记得中国古人说过:“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好剑客,国人多剑瘢。”
  这是说,战国时期,楚国的国王有一个偏好,特别喜欢细腰的女人。为了迎合楚王的喜好,博得楚王的宠爱,宫女们都纷纷一味地节食,甚至常常绝食,以达到瘦身的目的,结果不少宫女因此而活活饿死。吴国的国王则是喜欢武艺高强的人,尤其喜欢剑客。吴国的男人为了获得吴王的赏识和重用,就纷纷大练剑术。因此,许多吴国男人的脸上都留下练剑时被剑刺的伤痕。
  这是比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意思。
  同样的道理,父母和老师作为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教育者,喜欢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就会心领神会,想方设法努力迎合父母和老师的喜好,以赢得父母和老师的赏识,取悦于父母和老师。父母和老师的好恶,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根“指挥棒”,它引导孩子发展的方向。
  如果父母和老师认为聪明伶俐是优点,品德好不好无关紧要,这种片面的审美观点,就成为评价孩子的标准,会导致孩子片面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无意中把孩子导入歧途。比如,有的神童上了大学或研究生,就是因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不得不被迫终止学业,完全是由于家长和老师错误的导向所造成的。
  孩子小时侯,感受能力极强,可塑性极大。早期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教育的起始,属于奠基性的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作用非常大。基础教育方向对头,孩子的身心就会协调发展,长足发展;基础教育方向不对头,把孩子的方向给引导偏了,就会阻碍孩子的发展。
  记得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曾经这样说过: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这样比喻很贴切。他是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基础教育的早期教育稍有一点点偏差,就会造成孩子未来发展中的巨大偏向或失误。父母和老师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慎之又慎。
  孩子们将来所面临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需要有文化、有知识,有一技之长或特殊才能;但是,缺乏其他方面的素质,比如良好的品德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善于交往、竞争、合作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等等,也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比如,社会上存在的“高分低能”、“高学历低成就”,以及近年来出现的高学历、不上班的“啃老族”现象,与早期教育只重视孩子的读书学习而忽视能力培养,基础没有打好,不无关系。
  必须明白,孩子长大以后,都要无一例外地进入社会,接受全面地检验、审查和考核。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对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但不能代替社会的评价标准。社会实践才是最公正、最权威的评价标准,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严格而无情的“筛选”,并由社会实践决定弃取。
  《左传》中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说,谨慎地开始动手做某件事情,自始至终毫不怠慢,就不会有窘迫之患。无论做什么事,开头非常重要。父母和幼儿园老师作为孩子的首任教师和最初生活的引路人,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孩子人生的风帆导入正确的航程。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