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74482
精华: 0
发帖: 1326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41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3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19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14:34

 癌痛控制新理念:24小时及早镇痛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也是医生的责任。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的爆发痛及难以忍受的持续性疼痛,对患者的躯体和精神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甚至使患者丧失了生存的意愿。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与抗癌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镇痛理念的不断发展,癌痛管理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对于癌痛管理,临床不仅要求能有效控制疼痛,而且更要及早控制疼痛。癌痛治疗滴定的第1天尤为关键,疗效迅速稳定的滴定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还可以增加患者对后续治疗的信心和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进而增加患者对肿瘤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近期,一项调查显示,及早镇痛理念得到了临床多数专家的认可,超过1/3的专家认为癌痛控制越快越好,近1/3认为应24小时内控制疼痛。以下将简单介绍及分析这一调研结果及其带来的临床提示,希望能对读者的临床工作有所启迪。

    一、 调研简介

    调研对象

    参与本次调研的医生来自17个城市、92家医院(大多数为三甲医院),共完成了97份问卷。

    

    调研结果问卷及结果

    本次调研的问题聚焦在癌痛有效控制的标准、癌痛控制时间及可实现24小时癌痛控制的镇痛方案。

    1.癌痛有效控制的标准

    

    

    

    

    二、调研结果解读

    1. 癌痛控制理念变迁

    纵观近年来临床实践的变化,不难看出癌痛管理理念的变迁,既往,人们往往重治癌,轻治痛,认为癌痛不是病,无需治疗。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姑息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控制癌痛是患者权利已经获得了认可。及早控制癌痛,让患者更多身心获益,这也是医学整体观的良好体现。

    除了理念变迁外,也有外部因素使然。目前,为节约医疗资源,患者住院日缩短,床位周转加快,部分肿瘤科室患者住院仅3~4天或更短,这就要求临床在更短的时间内快速控制疼痛。

    事实上,及早控制疼痛这一理念在指南中也逐步体现,2012年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O)癌痛指南指出,阿片类药物滴定应尽快起效;阿片类药物滴定是快速调整阿片类药物剂量,以达到足够镇痛,且不良反应可耐受。这均体现了尽快镇痛的理念。

    2. 及时评估,24小时控制疼痛

    调研显示,专家普遍认为应及时进行疼痛评估、尽早有效控制疼痛,有35%人认为越快越好,27%的专家认为应1天内控制。而对于有效控制疼痛的标准,58%的专家赞同321方案:疼痛平均评分≤3分;爆发性疼痛次数≤2次;开始治疗1天内达到上述标准。

    24小时内疼痛的有效控制对于癌痛患者意义重大。早期解除患者痛苦,可增加患者诊疗信心和肿瘤治疗依从性,同时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身心受益。这也得到了本次调研参与专家的认同。

    3. 如何实现24小时有效控制疼痛

    在本次调研中,86%的专家认为,选择使用羟考酮缓释片作为背景用药辅以即释处理爆发痛,入院12小时即根据疼痛评分及爆发痛次数调整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可实现24小时有效镇痛。也有部分专家考虑其他方案,如中重度癌痛增加阿片类药物的起始剂量(66%);即释阿片类药物滴定完成后及时更换为缓释药物(55%)等。

    对于12小时调整阿片类药物剂量的滴定方式,已经有一些医生在探索并且发表了相关结果。易基群等开展的一项研究纳入48例中重度癌痛且阿片未耐受的患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短效针剂滴定,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及爆发痛治疗情况于12小时和24小时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剂量。结果显示,29.2%的患者需要在12小时评估时给予剂量调整,24小时95.8%的患者完成滴定,疼痛评分降至3分以下。

    三、病例分享

    山东省肿瘤医院在12小时调整阿片类药物剂量的滴定方式上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分享以下2个病例,供读者参考。

    病例1:阿片未耐受患者,重度疼痛(NRS评分8分)

    现病史 患者男性,53岁,直肠癌伴盆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多发肝转移。腰腹部疼痛1周,未规律服用止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

    镇痛治疗过程 起始剂量,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 mg(9:00am),下午3时出现爆发痛,给予即释针5 mg处理后疼痛缓解。初次给药后12 h进行剂量调整,晚9时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30 mg(前12 h 阿片药物总剂量转换为盐酸羟考酮),夜间睡眠良好,未出现爆发痛。第二天早9时,数字评分法(NRS)评分2分,给予盐酸羟考酮30 mg,爆发痛一次给予针5 mg处理,夜间调整盐酸羟考酮至40 mg,睡眠未受明显影响。第三天无爆发痛。出现便秘给予通便药物后好转,无其他不良反应。

    病例2:阿片未耐受患者,中度疼痛(NRS评分6分)

    现病史 患者女性,57岁,胃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腹部疼痛1月,影响睡眠。

    镇痛治疗过程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始剂量10 mg(8:30am),12时出现爆发痛,给予即释针5 mg处理后疼痛缓解。晚8时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 mg(前12 h 阿片药物总剂量转换为盐酸羟考酮),夜间睡眠可,未出现爆发痛。第二天早晨NRS评分3分。第二、三天未出现爆发痛,给予盐酸羟考酮20 mg,q12h。患者第二天出现恶心,给予甲氧氯普安片后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

    (注:剂量换算参考比例:针5 mg=口服15 m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

    三、小结:

    在倡导给予癌症患者更多人文关怀的当今时代,为患者消除疼痛应是肿瘤治疗的目标之一。及早有效控制疼痛、尤其是24小时内控制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在临床上值得提倡。使用羟考酮缓释片作为背景用药辅以即释处理爆发痛,并适时调整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可作为实现24小时有效镇痛的一项可选方案。同时,也需要从便利性方面考虑,安排好临床操作。个体化治疗是癌痛诊治的基本原则,我们也发现临床上仍有一部分难治性/复杂性疼痛患者,难以实现24小时内有效镇痛的目标,需要临床工作者积极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尽早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