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的好科普(2)
大多数科普读物写的是教科书或百科全书里的东西,是成形的知识。对大众来说,当然应该如此;但如果想引诱好奇的同学,那就不够意思了。
小时候看过的阿西莫夫,后来差不多都忘了——有点儿过河拆桥的意味,因为从课本学会了更多的东西,就把启蒙的给忘了。“知识型”科普,大概多半儿会遭如此命运。
不过还隐约记得莫夫老师在一本数学小书里说过的话——大意是,有人不断给他寄来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他告诉大家:千万别把证明给我,我水平不够,看不出其中的错误……很多爱好者的大胆是因为不知道问题的“严峻”,不知道科学家们在做什么。所以,科普不应仅写-ed的东西,还可以写写-ing的东西。文史学界喜欢做“口述历史”,科学家也应该多做一点儿口述历史。
近年来,我接触过不少科普,作者都是当今一流的角色,如Hawking, Martin Rees, John Wheeler, t’Hooft, Susskind, Alan Guth, Kip Thorne, Lee olin, Brian Greene等等,他们写科普的热情似乎还越来越浓,像Hawking,Penrose和丘成桐最近都有新的科普。我们过去看惯了第三人称写过去的知识和别人的故事,这些作者则是以第一人称写自己的经历和发现——有些还近乎“玄想”(如Penrose的“宇宙轮回”CCC)。我们国内的科学家一直都比较忙,大概还没来得及写自己的口述历史,有点儿遗憾。
在这些作者中,霍老师当然是一个独特的例子。他的书是沾了他本人的光,连满篇公式的Nature of Space-Time也跟着火了。但他的流行,还是因为他写自己。如果他“客观”地写一本“知识”读物,结果可能就不同了。“时间简史”虽然抽象,但问题有趣,而且没有答案,所以好奇的人都想拿来看看。如他自己说的,书的成功在于大家对问题的兴趣:Where did we come from? And why is the universe the way it is?未来的科学家,大概就在今天对这些问题好奇的小朋友中。
*********的是,我翻译的前两本科普都写的是正在发生的故事,一本说黑洞,一本说超弦。书里的故事和插曲,也许不会出现在未来的科学史或教科书,但未来历史里的辉煌一定是从这儿开始的。“黑洞”作者发起的LIGO计划,自1999年运行以来,发现了不少引力波的信息,还引出一本讲LIGO故事的书(《爱因斯坦的未完成交响曲》)。LIGO计划还向中学生开放。正如LIGO实验室的DeSalvo博士说的,通过科学家与中学生的合作,“能吸引天才少年走近科学和技术,远离不那么迷人的商务和法律之类的东西……也就是那些靠脑子赚钱的领域。”更有趣的是,2005年国际物理年时,美国物理学会启动了一个“爱因斯坦在家”(Einstein@Home)计划,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进来,在他个人电脑的“闲暇”时间,利用LIGO和GEO的数据寻找引力波源(如脉冲星,即旋转的中子星)。我们的科普活动更多是让同学重复前辈的实验,却很少让他们跟着“同辈”的科学家一起工作和思想——不能试试吗?
前些天还又看到Greene的一本新书(The Hidden Reality, Parallel Universes and the Deep Laws of the Coos, Alfred A. Knopf, 2011)——他15年写三本,第一本最后提到全息,我想第二本可以从全息写起了,可全息到了第二本和第三本,还是最后说了一点点——可见,这些年的进步没有想象的大,对小朋友是好消息——现在进来,正赶上好时候。(几十年前,很多物理学家抱怨生晚了,没赶上小爱的那一波)。
我为“黑洞”写重印后记时,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读它:一本传奇,讲物理学家的故事;一本“十万个为什么”,讲与黑洞有关的物理学;一本指南,讲“我凭什么相信我说的”——正文之外的注释和文献,是黑洞物理学的历史和理论的良好导引。这三点,大概就是我对“好科普”的认识——总的说来就是:一本好科普向读者传达的东西,应该是课本没有的,百科全书没有的,网络没有的,甚至未来的科学史也不会有的;它应该是科学家“私下”告诉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的过程、科学家的个性和生活,也就是科学前线正在发生的故事……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58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