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1月09日 03 版) 自从2013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新主题“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确定以来,全国各地团组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走进普通青少年群体,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一道开展调研、走访和倾听活动,直面青少年社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难与挑战。
城市与郊区社会教育状况反差大
来自上海团组织的调研表明,虽然当下社会教育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重视,且在大部分社区已经得到开展和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首先是社会教育的普及面不够广泛。以青少年事务社工为例,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因人口较为密集,社工配置力量较强,对青少年开展社会教育的工作力度也自然较大。城郊接合地区及部分郊区,因人口分布广,且来沪青少年较多,社工工作力量有限,开展社会教育的覆盖面明显比中心城区窄,且对来沪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更是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第二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工作与教育的专业交叉领域,具有特殊性,急需大量专业人才和专业机构的介入。社会上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教育机构出现,但其资质良莠不齐,收费也较为昂贵,政府和机构已经开始呼吁高校提供优秀的青少年志愿者和社工来到社区,并成立相关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为社区建设提供更多专业的服务,但是专业人才、社会组织的缺口依旧较大。
第三是缺乏有效的中间转介途径。有效的转介途径,在社会教育中起着枢纽的作用。在学校青少年有了相关需求后,社区社工站也具备一定资源的情况下,由于缺乏专门的转介途径,青少年无法及时得到社工站的帮助,从而可能导致问题恶化。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多元有效的中间转介途径是当下刻不容缓的问题,途径的缺失可能导致许多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青少年问题的恶性发展。
青少年参加社会教育的强烈愿望尚不能满足
来自山东团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参加社会教育活动的愿望非常强烈,绝大多数青少年(87.15%)表示“很乐意参加”或“有时间就参加”一些社会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只有少数青少年表示(12.86%)“没有太大兴趣”或“很反感,不想参加”。但目前的现状是这种强烈的愿望尚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和供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思想认识的不足。目前,在我国还未形成浓厚的重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氛围,无论是青少年的父母家人,还是学校,都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并未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虽然国家强力倡导素质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以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但目前的教育体制却仍然由“应试教育”主导。应试教育理念在全社会的盛行使得广大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很少,并且这有限的课余时间也被用来温习功课或做作业,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参与到社会教育活动当中,青少年宫等机构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社会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阻碍也不可忽视。由于目前我国还缺乏专门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法律法规,缺乏专门负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行政部门,因此,各地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就面临着整合社会资源的困难。教育系统、文化系统、司法系统都各有自己的青少年社会教育资源,但是要想把所有这些资源都整合在一起,难度则非常大,单靠某个具体部门的力量很难完成。这就迫切需要有一个专门负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行政部门来进行资源的协调和整合。同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为青少年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保障。
社会教育设施是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场所和载体,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运动场、游乐场、少年宫、青年之家等。但目前的社会教育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群体的社会教育需求,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设施的建设力度。从教育对象来看,现有社会教育设施的设计和使用主要面向一部分青少年,并未完全覆盖全部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目前各类社会教育设施的使用者主要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专门面向高中生、大学生阶段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设施则非常稀少。有些社会教育设施的使用还实行收费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困青少年群体的使用。从教育形式来看,目前大多数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都普遍缺乏吸引力,主题创新不够,形式千篇一律,地点也缺少变化,由此造成了教育活动长期一个模式,一个场景,活动形式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因此,应该在青少年社会教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注意使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融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让青少年在娱乐与健身的同时获得益智和成长。
传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来自江苏、山东的问卷调查发现,传媒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影响,尤其是随着数字电视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接触传媒的途径越来越多,从传媒中获得的信息也愈益丰富。与机构教育、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不同,传媒教育是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青少年通过观看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以及网络视频等,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内容的影响,在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理念等方面发生变化。因此,传媒教育是青少年社会教育中的一个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调研显示,目前我国青少年的传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引起所有社会教育人员的重视,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也十分缺乏。由于理论研究的缺乏,目前的传媒教育也仅仅是在实践层面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化发展。
青少年的娱乐性消费缺乏引导
山东、陕西等地的调查表明,目前,娱乐性消费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青少年在选择娱乐方式上主要处于一种盲从状态,他们更多的是受同辈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娱乐选择的影响。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娱乐消费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却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因此,适当而正确的引导就很有必要。这就需要对青少年开展相应的娱乐教育和消费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选择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并且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形成良好的消费行为。
但经过团组织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发现,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思想道德教育、特长培训、拓展训练、文艺教育、科普教育和农科教育等,关于“什么才是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娱乐内容”、“怎样进行娱乐性消费”等内容的社会教育则非常缺乏。
社区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关怀有待加强
江苏团组织将调查聚焦在社区这一重要领域。结果显示,社区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人群,有各类弱势群体,比如外来流动青少年、贫困青少年、残障青少年等;还有各类问题群体,比如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心理障碍青少年等。这些特殊的青少年虽然还只是少数,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因而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对这些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帮教工作,社区已经有所涉及,但目前在这方面社区的工作还做得不够。由于这些特殊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仅仅依靠家庭和学校都难以解决,必须依靠更大的社会力量完成,社区则成为一个有力的教育阵地。社区在对这些特殊青少年的关怀上还有待加强。
在关于社区给青少年提供各类帮助方面最欠缺的问题调查中,江苏团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专门活动场所设施不足之外,相当多的家长选择了“设有青少年成长基金,提供经济援助”一项,这说明社区在帮助贫困弱势青少年方面作用比较弱。另外,选择提供心理咨询辅导的人数也不少,实地考察也显示青少年对心理咨询辅导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但目前社区对这些特殊帮助都做得有欠缺。
江苏团组织的调查也显示,家长对社区教育的效果评价普遍是较低的,有超过一半的家长对社区教育作用的评价是“作用很小”,甚至是“形同虚设”。此外,还有17.77%的人对社区教育“没关心过,说不清楚”,这也就意味着有数量不少的一部分人根本不了解社区教育。这些都表明目前社区未能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