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批发市场前,淡水鱼运输车需要通过一个狭长的“闭环式检测通道”,车上的鱼检验合格后,才能放行入场。这样的“批批检”进场模式已成为北京市顺义区石门市场的常态。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食药监局获悉,今年以来,石门市场已拦截4万公斤不合格淡水鱼。
日前,北青报记者来到顺义区石门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只见,一辆辆淡水鱼运输车靠近市场时便放缓了速度,按顺序排起队。这些淡水鱼运输车都需要通过一个狭长的通道才能进场,这个通道就是“闭环式检测通道”,每个批次的淡水鱼都要在这个通道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进入。
在通道两侧,是悬挂有“快速检测站”标识的检测实验室。一群身着白大褂的技术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桌上摆放着试管、玻璃瓶和各种电子检测设备等,旁边放有一摞检测报告。车上的鱼检验合格后,工作人员即刻将对应的车辆放行入场。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交易市场,石门批发市场每天的淡水鱼批发量高达20多万公斤,鲢鱼、草鱼、鲤鱼、鳙鱼、鲫鱼等常见淡水鱼占到了北京全市淡水鱼交易的80%以上。为防控风险,杜绝存在风险隐患的活鱼进场交易,2017年4月,市场主办单位投资240万建立了淡水鱼快速检测站和闭环式检测通道,同时,顺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抽调4名工作人员成立驻石门市场办公室,专职负责石门市场监管工作。
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1日,按照每车必检、每种必检的原则,淡水鱼快速检测站共检测淡水鱼12653车次,13137个样本,涉及交易量5万余吨,发现不合格样本190件,拦截不合格淡水鱼181车次,涉及数量34万公斤。最近俩月,逢节日采购高峰,拦截了4万公斤不合格淡水鱼。
顺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驻石门市场办公室焦林华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一进场检测通道的设立,改变了之前随机抽检仍存在安全风险的尴尬局面,也让在石门市场内销售淡水鱼的商户有了底气。”一位活鱼销售商户告诉北青报记者:“只要是进场的鱼都是合格的鱼,这大过节的,我们卖着踏实,老百姓们买的也踏实。”
进场的鱼都是合格的鱼,那经检验判定存在风险的鱼都去了哪儿?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林鸿儒副总经理告诉北青报记者:“市场主办单位严格执行检验合格才放行车辆的要求,对发现的不合格淡水鱼全部拒绝进入市场销售,同时,还与运输商户签订了退回责任书,要求运输商和供应商承诺,‘风险活鱼’也不能进入北京任何一家市场或者超市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