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同事们讨论着教育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说自己老是被孩子气得要死的。
于是我便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大人不了解孩子的缘故。”
“可是我们总不能老是迁就孩子吧?!比如说拿来了一盘葡萄,孩子总是吃个没完没了的,难道就不应该制止吗?”同事花带着气愤情绪说着这个。
“那就不要拿太多出来,大人要吃尽量避开孩子嘛,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怎么能够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思行事呢?”我说。
“我看呀,小孩子就是该打,不打的孩子长不大!”同事巧参与了进来。
“孩子各有各的素性,有的听话些、有的就不太听话。父母还是喜欢听话的孩子……”
同事们都陷入“同仇敌忾”的情绪之中,纷纷列举起各自孩子N多个不听话、不懂事的例子,最后大家达成必要时要打一打的共识。
而关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严重违拗大人意愿的心理原因,大家完全没有心情理会。
我只能在心里跟周围的这些同事说:
“打是可以的,但已是下下策。”
是的,就像战争一样,不是不可以打,可一旦出现了必须付诸武力才能解决问题的话,说明整个社会早就积攒了太多问题、太多矛盾了。
同理,一个由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出现了非打不可的局面,那么一定是在此之前在解读孩子心理、亲子沟通、家庭生活等环节出了问题。
结果当这个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之后,大人便以教育者绝对优势对孩子大打出手,企图以最为直接、粗暴的方式来遏制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即便我的这些本身是教师的同事也不例外。
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大人总是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认为如果不严加管教与防范,孩子就会走上“邪路”。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孩子稍微出现不符合家长意愿的行为,家长便火急火燎地给予严令制止,制止不了便打骂。
特别是身为教师的父母总背着一个“自己孩子一定要比别的孩子优秀”的包袱,于是只要孩子“稍有差池”便会给予严厉批评、呵斥。难怪在一次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调查当中,教师父母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
殊不知,当你以不信任的目光去对得一个孩子的时候,你便注定无法教育好他。孩子之所以可以引导、教育得好,那是因为他内在拥有这样的潜能。倘若不是这样的话,你又有何种本事能够能将一个“坏人”教育成为一个“好人”呢?
要知道许多时候,大人连自己最想做好的事情都做不好的,而一个“坏孩子”,你又怎么有能力将其“改造”好?!医生只能救可救之人,同样教育也只能教育好可以教育之人。如果一个人骨子里已经是坏的了,那么这世上就不可能有一个人能够真正教育好他。
不信任孩子的情绪导致了大人常将孩子的“试错”行为误读为万恶之源给予围追堵截,却不知道试错是孩子成长路上必须缴纳的“学费”。将对孩子的“误解”当作理解的大人大有人在,只要孩子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就打骂他们。
许多时候正是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阻碍了孩子心苗地健康发展,导致了孩子的一些正常心理发展难以顺利完成(特别是幼儿时期的执拗期),最终成为了一个同样存在许多问题的大人。然后他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下一代,如此循环下去,永不衰竭……
是的,打孩子并非不可以,然而这已是下下策,下下策不到迫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用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