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家庭教育中,物质奖励对孩子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吗?很多家长喜欢用物质奖励的教育方法来孩子将良好的行为持续下去,比如孩子考了高分,家长就说,如果你下次还能考多少多少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在比如孩子作对了某件事,家长就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其实,这些教育方法的确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激励作用,孩子将良好行为持续下去,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绝对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教育心得认为,这样的教育方法只会让孩子对事物失去兴趣。
话说在漫长的暑假或者寒假期间——总之是那一段让家长崩溃的时间里,有一群熊孩子每天到一位老人家门口玩愉快的玩耍。奈何老人年纪大了,受不得这般吵闹。幸而我们故事里的老先生是一位心理学爱好者,于是他利用心理学的一个原理,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一天,老人正在午休,这群熊孩子又来了。在门口吵吵闹闹,玩打仗游戏,踢易拉罐,真是不亦乐乎。
我们的可怜的老人家拄着拐棍,压下怒气,微抬嘴角拉扯出一个笑容走到门外对熊孩子说:“孩子们,你们玩的很开心,让我也觉得年轻了很多,谢谢你们。为了对你们表示感谢,我决定给你们每人5块钱,请你们明天继续来玩。”
熊孩子们答应了,开开心心的接过钱走了。隔天同样的时间,吵闹声再次响起。这次老人却不再愤怒,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对孩子们表示由于他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只能给每个孩子2元钱。孩子们虽有些失望,还是接受了。第三天,当老人拿出1元钱的时候,熊孩子们愤怒了,他们大声喧嚷“你以为我们每天在这里喊跳不累吗?才1元钱,我们不干了!”于是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听到这个故事,你大概会为老人的机智赞叹。可你有没有想过,日常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也在无意中做了同样的事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行为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当我们是因活动本身的兴趣、完成活动后的乐趣或活动对人的挑战力而自发的从事某种活动时,我们的动机源于我们内部。而为了某种外在结果而从事某种活动则是外部动机。
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从中收获乐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包容而非控制的环境。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支持,为他们提供建议和选择,并鼓励其负起独立选择的责任;设置有适当难度的任务——太难或太简单都不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孩孩优小编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当孩子们不需要物质激励也能出色完成某活动时,你没有必要画蛇添足给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