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周福德
年龄:47岁
岗位:北大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
2015即将来临,回顾忙碌2014年,经北大医院肾内科病房救治后出院的患者人数高达2000多,比去年增加了约10%,我们全年没有医疗投诉。展望未来,面对当前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困境,感慨系之,这个成绩是我们医患双方相互信任、配合与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
为此,笔者撰写此文,记述2014年三个真实的故事,铭感三位患者和其家属,以此表达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对所有的患者和其家属由衷的感谢,对他们未来虔诚的祝福。
奇迹无语行胜于言
2014年4月1日,一位27岁患系统性小血管炎的病人高女士,因为消化道大出血入院。住院初期,她每天出血量高达2000-4000ml,可以说她每天都面临着死亡的威逼。
只要还喘气,就绝不放弃。忧心如焚的医护人员时刻观察她病情的变化,随时调整抢救方案。医生的担当也得到她家人的全力支持。
先后对她实施行肠系膜血管造影三次、剖腹探查手术一次、切除出血的小肠约20厘米、肠系膜血管栓塞止血一次、血浆置换7次以及间断的血液透析等治疗后,但她的消化道出血仍在持续。
就在这时,她的医疗费用不仅早已超过医保报销的最高限额,而且还花光了全家所有的积蓄。“举债救治”,她的家属仍坚信医生能把她从病魔的手里夺回来。
整个救治过程,像一场艰难的马拉松接力****。在普外科、外科监护室、消化科、介入血管外科、肾内科、皮科、烧伤科等多个科室的通力合作的救治中,第三个月,奇迹出现了。她消化道出血突然停止了。从此,她的病情逐步好转后,出院继续治疗。
“不能欠医院的救命钱”
2014年5月21日,患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29岁河北的产妇詹女士,经过抢救后,母子平安出院了。
她于5月4日因昏迷入住北大医院产科,经过产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疾病科和肾内科等多个科室的积极抢救,3周后,她的病情完全康复。
然而,她因无钱交纳医疗费,写下欠医院5万余元医药费, “协议出院”。当时,《北京晚报》以“一张令人心酸的全家福”,进行了报道。
很多人表示担心:“她还能还上这些费用吗?”有网友甚至断言:“她肯定不会还的”。
然而,大约出院3周之后,她公公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用贷款还了医院5万元的医药费。她说:“不能欠医院的救命钱。”
“我们就相信你们”
2014年6月19日,来自贵州的51岁男患者莫先生,患肾病综合征3个月,因为当地治疗无效,遂慕名来到我们北大医院。
入院后,腹部CT检查,发现腹腔和后腹膜腔脓肿,这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经过多科会诊,我们选择了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效果不佳;随后,请骨科医生行后腹膜腔切开引流术,感染逐渐好转,肾病也开始好转。
但不久,腹腔再次出现脓肿,肾病再次恶化。经过整形科医生切开引流,腹腔和后腹膜腔的感染得到了有效控制,肾病也逐渐缓解,于2014年10月底出院。
这位患者和他的夫人非常朴实,鼎力支持我们提出的所有治疗方案和建议。他们夫妇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遇见了最好的医生,我们就相信你们,无论怎样,我们都听你们的。”
一位主管医生事后,在我的新浪微博中留言说:“我们觉得希望渺茫,他和爱人始终充满希望,借钱继续治病,对我们百分之百信任。他本人忠厚老实, 还有一个好老婆日夜守护。”
信任、配合与支持,其作用是巨大的,不仅帮助患者战胜病魔,而且让我们医护人员感动,从而共同“创造了奇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周福德)
医者仁心
致敬人物:周福德和他的朋友们
白衣天使,救人性命。他们不仅有妙手,还有仁心。
晚上7时30分,结束了一天紧张的工作,周福德终于坐在了饭桌旁,一边扒拉着晚饭,一边浏览着微信朋友圈。虽然这位北大医院肾内科专家的朋友圈中有936位朋友,但此时还没有太多更新。
对此,周福德已习以为常。医生的朋友圈大多是从晚上8时左右才开始热闹,一直持续至凌晨。“白天都在做手术、出门诊、查病房,连电话都不能接,只有夜里回到家才能上上朋友圈。”周福德说。
周福德拿着手机沉吟着,每天晚上7时至10时,他都会在朋友圈里发点儿什么,说的都是白天在诊室、病房中看到的点滴,“算是温馨提示吧。”
说话间,周福德的手指在手机上轻敲,“年底前北大医院肾内科的专家号可能不难挂了!”他的朋友圈里有百余位患者朋友,他希望这温馨提示能帮到他们。
朋友圈里像周福德一样常发点儿温馨提示的医生不少,有的发布停诊信息,有的告诉患者该怎么看病,怎么跟医生介绍病史最有效率,还有的结合新闻表达医生的坚守和渴望……“技术能救命,沟通能救心。”一位医生在朋友圈中说。
11月27日,周福德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篇新帖子——“5天燃起生的希望”。说的是一位病人准备放弃治疗,医生向他求得5天继续治疗时间,病人终于好转。帖子下面,点赞无数。有医生,更有患者。
周福德和朋友们都认同一个道理,“医生,不能眼看着病人放弃。”他们都愿意为患者多付出一点,让患者坚持下去,给医生,也给生命一次机会。
12月22日凌晨,一张拍摄于首都机场的照片再次让朋友圈中热闹起来。图片中,是一位妈妈与孩子在依依惜别。这位妈妈是北京的公共卫生专家,即将奔赴几内亚帮助当地抵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周福德为这位可敬的同行点赞,每当灾难和疫情暴发时,总有白衣天使赶赴最危险的地方。一位网友曾经在援外医生的微博中留下这样的话:“总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拯救世界。”周福德觉得,这话说得很贴切,这就是医生。
(北京日报《让医生感动的患者和家属》)
小编寄语:2014年最后一篇业内新闻,感恩,祝福,满满正能量,送给你们,也请你们送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唯有爱,让我们的生命,生活得以延续。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