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4710
精华: 0
发帖: 2538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2076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1-23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7-03-30 15:51

 下血本抢人才:高校纷纷开出"史上最高待遇"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800万元房补,100万元年薪。这是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中,给学科领军人才开出的该校史上最高待遇。

    双一流大幕开启,历数各地高校人才引进计划,挖人才的决心可谓不惜血本,其中尤以资金实力雄厚的东部理工类高校为最。

    

    例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给引进的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元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元住房补贴

    人才招聘引进工作席卷全国,有人将之称为新一轮的挖人大战和双一流的速成法,而这其中,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成为人才被挖的重灾区。

    东部各高校,请对中西部高校的人才手下留情。在近日召开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疾呼:挖走这些人才,就是在掘人家的命根。

    而此前,教育部已发文要求,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并明确提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高校人才竞争答记者问

    中西部人才流失加剧

    最近,一所南方高校以150万元年薪来引进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还附加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激励条款。华中师大党委书记马敏告诉记者:如果一位人才被好几个学校看中,他们还会竞争挖人,争相抬价。

    2017年危机感更强了,极不稳定,极不安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办公室主任庄世宏对人才流失也有着切肤之痛。去年以来,地处陕西的西北农林曾有几个人才要走的苗头,最后虽然挽留住了,但这使庄世宏感受到了严峻的形势。

    不久前,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明确建设高校将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失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表示。

    不仅东部名校云集的富集作用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高水平的同事、高质量的学生、灵敏的学术信息等也是学者流动过程中比较**************的内容,这些显然也对东部高校有利。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刘进博士分析指出。

    中西部高校教师比东部的流动意向高8%~9%。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由由2014年开展的高校教师流动意向研究结果显示。

    正是凭借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难以比拟的区位优势,再加上优越的科研平台、学术氛围、薪酬待遇、自然环境和生活保障,东部一些高校得以频频将一些学术尖子、教学骨干挖走。

    

    事实上,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由来已久。

    西北农林2000年至2003年间共调出125人,连当时仅有的1名长江学者也离开了;新疆医科大学2004至2014年10年间共流失197人;华中师范大学近5年来已被挖走各层次人才40余人,包括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早就见怪不怪了。中部某高校原党委书记告诉记者,我每次来北京开会,都会和那些挖走我们人才的学校领导开玩笑,你再这么挖我们的人才,我就和你绝交。

    高层次人才短缺是中西部地区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据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刘方成统计,截至2016年2月,西部各省份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60人,仅占全国总数507人的11.8%,差距非常明显。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同时面临着高端人才匮乏和流失的双重窘境。

    

    头衔是引进重点

    全国高校都在竞争影响力,试问哪所高校会押宝在嗷嗷待哺的年轻人身上?一位青年教师坦言。

    中西部学术人才流失,当前主要指代的是明星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流失。刘进分析指出。

    记者梳理各高校的人才引进办法后也发现,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者是高校竞相引进的重点人选,包括:

    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主的杰出科学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特支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千人计划、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杰出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等青年杰出人才;地方性人才振兴计划入选者,如山东泰山学者、湖北楚天学者、陕西三秦学者等等。

    高校之所以热衷于按头衔引进人才,缘于各类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数已成衡量大学、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并在高校排名、学科评估、项目申报、经费划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此相应,高校会依据人才层级的不同,在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平台搭建、团队组建、薪酬待遇等方面提供不菲的引进条件。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高房价地区,动辄几百万的安家费或百余平的住房,以及解决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问题,几乎成人才引进的标配。

    重金引才的背后,是各地对双一流建设的大手笔投资支持。据中国青年报统计,在已出台建设方案的23个省市中,经费保障粗略计算在400亿元左右。其中,北京预计投入100亿元,推进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广东3年计划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大学建设;河南出台《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砸31亿元打造一流学科;山东将在十三五筹集50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

    一位被引进上海的年轻学者直言,高校这是通过短平快的人才政策,多快好省地建设双一流。

    

    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我当然希望引进到更好的人才,但如果我的人被挖走了,我也很难过。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赵蓉晖直言心中的矛盾,人才流动是把双刃剑。

    首先,适度的高校人才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的交流,斩断学术近亲繁殖的路径,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繁荣。因为挖人的学校要把平台做好、声誉维护好、条件保障好,才能吸引人才;有被挖可能的学校也要想尽办法把人留住。赵蓉晖说。

    从国际比较来看,一项基于27所高校教师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学教师平均流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

    然而,在我国相对不高的流动性背后,却隐含着流动集中、恶性挖人、急功近利等问题。

    教育部副部长沈晓明也公开指出,这种现象不仅对西部高校不公平,而且把人才价格和办学成本越炒越高,使一部分高校教师队伍军心涣散,长期下去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陈鹏担忧:如果听任高校人才孔雀东南飞,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就会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涉及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和东北地区振兴计划的实现。

    构建科学的流动秩序

    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教育部在1月25日发布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中,已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高校要尽量做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加法,而不是局限于国内的内部厮杀。刘进建议,未来,中国学术人才流动的格局要面向全球视野。东部高校主要面向北美、欧洲和东亚学术市场,这些国家学术人才培养渐趋饱和,恰是吸引人才的绝佳时机;西部高校则可以重点考虑从一带一路沿线引进人才。

    陈鹏认为,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首先要承认人才流动的合理性,还要强调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责任与担当。高校人才流动既要考虑国家的发展战略,又要顾及市场的需求。既不能按照计划经济人事管理模式,将人才终身绑定,也不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无视高等学校公共职能和责任担当。

    据了解,自2013年《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实施以来,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已得到显著提升。广西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引领本地区实现了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领军人才零的突破。

    2017最新发布的《大数据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状况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2006年至2016年间我国高级科研人才在地域上的分布呈现日益均衡发展趋势。

    十三五期间,高招增量、长江学者、经费投入都将向中西部倾斜,如何引才与育才并举,既需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探索创新人才政策、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更需要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不断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