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取消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财税〔2010〕57号),自2010年7月15日起,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取消出口退税。《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清单》中商品编*****为2207100000的且酒精浓度在80%及以上的未改性乙醇、商品编*****为2207200010的任何浓度的改性乙醇、商品编*****为2207200090的任何浓度的其他酒精均不再在出口环节退税。酒精出口取消退税。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海**************明的出口日期为准。
淘汰落后产能
今年9月中旬以来,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厅等多部门对全省14个市州淘汰落后产能的情况展开全面督察。相关人士介绍,铁合金、造纸、印染、酒精四个行业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工信部公布2010年酒精淘汰落后产能有69.8万吨。
央行近三年以来首次加息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晚间公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上调预计可冻结银行资金约3500亿元。这是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成为历史最高点。此前最高点出现在2008年6月存款准备金率为17.5%。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此为2008年8月以来28个月新高,11月PPI同比上涨6.1%,中国把存款准备金调到历史高点18.5%,可见政策的力度在加强,货币政策已经明显大幅收紧。中国CPI超过5.0之上,说明中国已经进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黄金市场是中期的利好,但是短期中央或采取严厉的政策来压制通胀,从而间接的影响黄金是短期****。CPI明显显示出通胀在加剧,提高准备金只能收紧流动性,而加息是直接压制通胀的,也就是说是直接打击大宗商品的,所以加息的预期仍未减弱。
十一五节能减排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必须下降20%。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表示“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都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
随后,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某省官员甚至坦言,眼看大限将至,而且政府已明确将节能减排的完成情况与地方官员的考核挂钩,最有效的办法恐怕就是直接拉闸限电;更有甚者,是直接通知停产。类似想法做法恐怕不仅存在于一个省,而由此带来的政策副产品需要进行总结与反思。
“十二五”即将到来,据媒体透露,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十二五”工业节能目标,准备增加二氧化碳减排指标。节能涉及工业生产过程进口的需求,减排涉及这一过程出口的需求。通过行政手段堵住两头,中间又没有高营养素(即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足够的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以及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冲动和政府对创新技术的补贴),再好的肌体也会因上下不通和营养不良而衰败。届时,再将地方官员考评、任免等与这些指标挂钩,很有可能创造出更离谱的政策副产品。
今年2、3月份,西南地区干旱影响,“涨价”成为市场关键词。
中国西南旱情持续并不断恶化。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从往年数据看,云南产区占全国食糖产量15-20%,旱情的持续导致市场对作物减产的预期不断上升。玉米价格逐步上涨,到4月份玉米价格涨幅已很大,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门为平抑价格,自4月13日起,国家启动了2010年度临时储备玉米竞价交易。
干旱才解,暴雨又袭,气候灾害频现,国内农产品炒作氛围抬头
4月下旬开始的强降雨,刚刚缓解了西南地区的干旱,又演变成了洪涝灾害。到了5月,暴雨袭击了江南华南多个地区,中央气象台频频拉响暴雨预警。与此同时,气温急剧下降,河北等多地发布霜冻预警。低温霜冻天气不利冬小麦苗情转化,同时还不利于夏收粮油作物生长,以及新一年度的春播进度。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压力初显。“豆你玩”等说法开始流行。5月下旬,以限制加工企业盲目囤粮为目标,国家修改了临储玉米竞价交易规则,继续投放储备玉米。
农副产品全面炒作升级,中国四年来首次进口玉米
由于上半年全球范围内,也包括我国,气候、地质灾害频发,5月份开始,绿豆大涨效应之后,各种农产品,辣椒,大蒜、姜,到玉米、小麦、棉花、糖,苹果,都成为投机炒作的对象,“蒜你狠”“姜你军”等流行语你方唱罢我登场。
通胀形势“给力”
进入2010年以后国内通胀迹象十分明显,国内CPI价格指数接连刷新高点。在通胀预期强烈的情况下,市场投资需求旺盛。而近年来,投资需求推动价格上涨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运行特征,往往成为主导行情的主要力量甚至改变原有供需格局。恰恰2010年全球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作物出现减产,导致供需格局紧张,为资金炒作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国内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国家为了经济复苏,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隐隐有超发迹象,大量的货币供应进入市场,进一步推动的通胀形势的发展。同时国家对部分行业的调控,也令资本形成溢出效应并涌入农产品市场,成为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最大推手。
通胀压力下,“稳定物价十六条”出台
市场普遍把此次通胀定义为暂时性、结构性通胀,其中受天气、投机炒作等因素影响的农产品价格上涨,被认为是此轮通胀的主要推手之一。11月20日,国务院推出稳定物价“国16条”,重点针对农产品价格进行调控,全国一些城市的粮油菜价格止涨回落。然而,11月的物价数据却表明了一些新的趋势。我们看到,食品价格同比增幅从10月份的10.1%升至11.7%,这仍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同时,非食品价格同比增幅从10月份的1.6%升至1.9%。在非食品CPI的七项分类指数中,居住指数增幅尤其明显,季调后环比增幅从10月份的11.2%上升至21.6%。虽然非食品价格CPI增速不及食品价格,但因为权重较高,占CPI的2/3以上,其对于推动CPI上行的作用较食品价格更为显著。由食品类到非食品类的价格传导速度和幅度,或将超出之前的预期,全面通胀的风险正在上升。而针对食品价格上涨的局部干预措施的效果,也将受到非食品价格上涨的对冲。
收购政策改变,玉米进入完全市场供求期
今年国家不再在东北产区进行临时玉米收储,并且将符合条件的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的补贴减半,由去年的70元/吨降为35元/吨。由于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即使国家公布了临储玉米收购价格,其实际收储也很难启动,因为目前玉米价格已经远高于去年的临储价格。
2009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多种利多因素影响下呈现出不断上涨****。为了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从6月开始,国家开始加大对玉米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7月初国内玉米价格一度小幅走弱。但由于支持玉米价格的利多因素依然存在,玉米价格跌幅有限。7月中旬之后,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小幅上涨,目前维持了高位震荡的运行态势。
环保成为酒精行业能否生存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不少企业因环保压力无常生产,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淘汰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及年产三万吨以下装置160万吨,可见环保问题已不仅仅是国家倡导的科学发展观问题,眼前更是各酒精厂家能否存在的大问题。
原料价格上涨仍是影响酒精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我国酒精按原料分为:玉米酒精、木薯酒精和糖蜜酒精,其中产能所占比例分别为:68%、22%和10%。玉米的丰收季节为每年的9月至次年4月。木薯主要靠进口,每年10月底至次年1月份,木薯供应开始青黄不接,此时玉米酒精的优势也充分显现。一般糖蜜酒精在11月份陆续开榨,至次年4月份陆续停榨,由于局限性,影响力尚不至于弥漫全国。
自去年以来木薯价格飙升,国外种植面积增加,但泰国虫灾、干旱影响,导致总量减产。据粗略了解,09年产量3000万余吨,10年产量仅2400万余吨,减产近两成。
近年来中国的食糖产量虽不断提高,但国内需求及国际影响,食糖价格也在高位运行,加之酒精生产环保问题,随着一些大型酵母生产企业改用糖蜜做原料,一些制糖企业开始停止酒精生产。导致糖蜜酒精产量下降的同时,价格也随之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