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天然化合物宝库,其结构多样性是合成化合物所无法比拟的。中药治疗糖尿病(古称消渴病) 历史悠久,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大量的文献报道。长期积累的中药处方和药理学研究为进一步揭示中药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对中药复方、单味药或有效成分抗糖尿病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揭示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于受体或受体后水平,增加IR数目或提高其亲和力;抑制胰岛素拮抗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促使周围组织及靶器官对糖的利用;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过程作用等。
中药成分复杂,大多数抗糖尿病中药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成分尚不清楚,在分子水平研究其作用靶点的报道甚少。但是上述已有的药理学研究结果提示,部分中药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R和受体近端信号分子而发挥作用,但是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上海药物研究所胡立宏等从传统中草药筛选到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因子PTP1b的抑制剂,发现几种新结构类型的二十多个活性化合物,包括一些活性很强的新化合物。对其中的两类化合物(三萜酸和对苯醌) 正在进行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中药中可能含有丰富的调节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因此,针对胰岛素信号通路建立高通量的筛选模型,可望从中药中筛选到作用靶点明确的有效成分。根据胰岛素信号通路建立了STAT5靶控的报告基因细胞模型,并用该模型对五十多种抗糖尿病中药的提取物进行IR激动剂的筛选,获得了一些活性较强的候选组分。通过对这些组分的进一步活性跟踪,可能揭示部分中药抗糖尿病药理的分子机制,推进中药现代化,同时也为糖尿病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先导化合物的研究。
在研究方向方面为您推荐的是更全面的天然产物库作为研究基础,像国内陶素生化专注于上市药物、活性小分子和潜在活性小分子研究,一方面便于肿瘤、外周神经系统疾病、血管病、糖尿病、AIDS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另一方面,他们提供的已知药物可以帮助您判定病理模型和机制建立的有效性,完善新药研发的生物学基础。已知活性天然产物化合物库,这些化合物是根据化学分类和结构的多样性来选择的,每个化合物都被清楚的知道它的分离纯化条件,其具有优秀的重复供应能力,可以在获得阳性化合物以后持续提供动物实验所需的放大量产品。陶素生化的天然产物是从专属于MDSI实验室和子公司GaiaChemicalCorporation的资源中分离纯化的,由480种发展到800种。所有的化合物均和文献报道的相符合,并且满足最低95%的纯度要求。基于结构的分类,包含:16%为生物碱,12%为黄酮类,12%为类固醇类,10%为双萜和倍半萜,10%的苯甲酮、查尔酮和芪类,9%的柠檬苦素和6%的香豆素类产品,其余的还有拟鱼藤酮、缩酚酸和醌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