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但不要∨”学术权威
本报记者 邱晨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9月12日 03 版)
网络成情绪发泄的场所,理性观点遭受“大字报”式的攻讦和扼杀;学术批评中,富有实证和逻辑的讨论还未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政府部门“拍脑袋”决策还时有发生,下级往往看上级的眼色行事……在近日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痛陈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这些“非科学”怪状,并多次呼吁科学精神的回归。
科学精神是什么?韩启德认为,简单而言就是对真理的执著追求,这一点,早在1916年,中国科学社的创建人任鸿隽就已指出。竺可桢也曾坦言,“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功利化、浮躁化,科学精神面临着巨大挑战。显而易见的一点是,科学界渐渐流行起论资排辈,**************职称级别的多了,谈具体问题的少了。
对此,韩启德引用赫胥黎的一句名言,“严格地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并告诫科技工作者要尊重书本上记述的前人的科学成果,但更要相信自己的实践,要敢于超越前人,把质疑当做研究的起点,把批判当做科学的生命。换句话说,尊重但不要∨”学术权威,以院士为例,“我们要尊重院士,但没有必要认为他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完全正确和高明,并要敢于和这些学术权威开展平等的学术争论。”
对于那些所谓的学术权威,韩启德则表示,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更要有宽容失败的胸怀,要鼓励多元思考,让那些敢于冒尖、勇于打破常规的“出头鸟”有广阔的舞台。
因为,在他看来,科学的使命就是不断地纠错。比如,从牛顿用三大定律描述力与运动的现象,到爱因斯坦用确定性的公式否定经典力学,再到当今用确切的数据证实“上帝粒子”的存在,“现代科学就是在追求‘确定性’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的。”
他说,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在一些复杂情况下要想获得传统意义上的确定性非常困难,众多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应运而生,例如控制论、信息论、论、图和网络理论、混沌学、分形学等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尽管和传统科学的简单性研究有所区别,但仍未放弃对确定性的追求。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主张追求这种“确定性”。
韩启德表示,中国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之中,没有关系就不存在事物,所以中国传统学术重在观察和研究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有其优越性,并为中国文明带来近2000年无与伦比的繁荣和发达。但是,由于复杂系统中关系的边界难以确定,讲究意会,讲究在模糊中达到平衡,对确定性缺乏追求,以及对数据存在的天然淡漠,又是与现代科学有冲突的。
而这则是功利浮躁等因素之外,带给当下中国科学精神的另一挑战。
开幕式上,韩启德还谈起这样一个现象,科技工作者聚在一起时,常常会忧虑当前社会科学精神的不足,常常希望“政府能采取这样或那样更加有效的措施”,也时时会发生一些牢骚。他说,这些都能理解,但光是提出批评意见,光是空谈大道理,其实是一种偷懒和逃避的做法。他说,批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应该拿出积极的建设态度。
这位年近七旬的老科学家建议在场同行从自身做起,带头践行科学精神,因为,只有“我们自己做好了,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全社会才有希望”。他说,每一个人的努力也许是微小的、平凡的,却一定是向上的、向着光明的,“只要我们无怨无悔地奋斗了,历史就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