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需要管理,不妨试试作息时间表
文|陈钱林(碧桂园泮浦湾学校总校长,著名家庭教育专家)
有的孩子学习效率很高,而有的孩子则拖拖拉拉。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这里有个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时间管理的学问。
时间管理,既是习惯,也是能力。时间管理好了,就能做到劳逸结合,既利身心健康,又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我孩子幼儿时,就有口头约定的作息时间。上学后,我引导他们制订作息时间表。我的家教思想是:
1,必须制订作息时间表,这是硬性要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我对孩子都严格要求。因为讲清楚作息时间的重要性,我孩子都很认真做,当尝试到甜头后,自然很容易由他律变成自律。
2,至于作息时间表到底怎么样,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会参谋,但仅仅是参谋而已,最终由孩子自己定。如果不好执行,随时都可以改。比如,孩子说早上6:00起床,8:00-9:00阅读,10:00-11:00锻炼身体……我都说行。过段时间,孩子说早上6:00起床太早,那就改嘛,直到孩子自己满意为止。
3,凡制订了作息时间表,就要严格执行。在我们家,学习时间玩游戏是犯错误,玩游戏时间在学习也是犯错误。
为什么要有作息时间表?
对孩子来说,需要一定的规则。孩子的成长,是与大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如果没有规则,单凭说教很难形成良好习惯。
对家长来说,如果孩子没有作息时间表,很容易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比如说双休日、寒暑假,司空见惯的是,家长忙完自己的事,看到孩子没在学习,心里就紧张了,往往随口而出“快给我去学习”。这实际上是瞎指挥,孩子很容易逆反。如果有了作息时间表,该玩的时间让孩子玩,该学习的时间管一管,教育上可轻松些,家长的心情也可淡定些。
家庭教育,贵在“法治”。有家长喜欢时时、事事管着孩子,这是“人治”,看起来好像也能管住孩子,但靠大人讲一句孩子做一点,孩子容易形成被动的性格。而“法治”就不同。家长管着规则,规则管着孩子,孩子知晓规则,也容易主动遵守,容易形成自律的好习惯。如果家里没有规则,相当于国家没有法律。作息时间表,就是极其重要的时间管理的规则。
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
我觉得,合适的规则是金钥匙,不合适的规则是绳索。如果是大人想当然地强压给孩子,孩子要么不合适,要么不喜欢。只有孩子自己摸索,才有可能形成最适合自己的时间表。
让孩子自己制订作息时间表,有诸多好处:首先,容易执行,家长管起来力度可大些,起*****孩子没理由反抗。其次,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家庭教育,不是为了管住孩子,而是重在培育独立人格。
我孩子从小就对作息时间把握得很好。晚上洗漱、早晨起床等,小小年纪就不需要大人提醒了。比如我孩子小时常约定的就寝时间是20:30,有时我家来了客人,我们聊着聊着忘了时间,忽然发现孩子们没在场,一看时间20:30,他们准已上床,客人们总是称赞不已。
我孩子俩按时作息的好习惯,在中学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学生学习的任务多,忙了容易乱,有了作息时间表,劳逸结合就有保障。加上我为孩子争取的自主选择作业的特殊权利,到了某个点该休息了,再多的作业也不管先休息。孩子俩都很好学,会选择最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学习效率反而更高了。
我儿子14岁考上中科大少年班。大学期间,儿子基本上做到晚上10:00就寝,早上7:00前起床。后来儿子在中科大的成绩GPA排数学系最拔尖,与良好的作息规律有关。
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原院长陈卿教授曾与我谈到,决定孩子能否成大才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时间管理能力,二是计划能力。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想,引导孩子制订并实施作息时间表,既能培养时间管理能力,而制订时间表的过程,本身又能培养计划能力。看来,作息时间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