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123055
精华: 0
发帖: 798
威望: 2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08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6(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4-10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1:5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脾梗死一例

患儿,女,6岁,因"腹痛伴发热4 d"入院,T 39.3 ℃,P 130次/min,R 42次/min,BP 110/63 mmHg(1 mmHg=0.133 kPa),SpO299%。急性面容,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呼吸稍促,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瘀点瘀斑,双颈侧部及腹股沟区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的肿大淋巴结,质中,表面光滑,无粘连,有轻微触痛,皮肤无发红、溃破,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肿大,充血,未见脓点。右肺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减低,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上腹饱胀,以左上腹为重,腹软,左上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肿块, Murphy征阴性;肝脏肋下3 cm,剑下3 cm,质中,无触痛,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四肢尚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急诊血常规:WBC 28.8×109/L,L 0.50、N 0.40、嗜酸性粒细胞0.5、淋巴细胞绝对值14.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5×109/L、RBC 4.54×1012/L、Hb 122 g/L、PLT 203×109/L。胸片提示: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腹部立位片未见异常。腹部B超:腹腔少量积液,胆囊壁水肿增大,肝脾增大,双侧胸腔积液。腹部CT平扫:肝脾增大,胆囊壁水肿,腹腔积液,腹膜后及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初步诊断:(1)脓毒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3)腹痛原因:①急性胆囊炎(?),②急性胰腺炎(?)。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4.7×109/L、L 0.35、N 0.25、RBC 4.44×1012/L、Hb 120 g/L、PLT 218×109/L;血涂片:异淋0.35;EB病毒DNA测定8.55E+4拷贝;C反应蛋白<5 mg/L;降钙素原0.308 ng/ml;肝功能:AST 203 U/L,ALT 277 U/L,总胆红素59.3 μmol/L,直接胆红素57.6 μmol/L,间接胆红素1.7 μmol/L,白蛋白23.0 g/L;胸水常规:总细胞数15 750×106/L、白细胞360×106/L、淋巴细胞90%、中性粒细胞8%;胸水生化:总蛋白36.0 g/L、腺苷脱氢酶47.8 U/L、乳酸脱氢酶396.6 U/L;支原体抗体1∶320;铁四项:铁7.3 μmol/L,转铁蛋白1.9 μmol/L,总铁结合力39.8 μmol/L,铁蛋白986.6 μmol/L;血脂:甘油三酯3.8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1.48 mmol/L;结核抗体、肥达试验、血培养、胸水培养、骨髓培养均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血尿淀粉酶、凝血功能、肾功能均正常;心肌酶:CK-MB 27.8U/L,LDH 657.9 U/L;胸部CT:右侧胸腔积液及右肺下叶压缩性肺不张;腹部增强CT示:肝脾肿大,脾脏节段性梗死(图1),胆囊壁水肿,胃肠黏膜水肿,腹膜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腹部B超:肝脾肿大,双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粒系有成熟停滞伴轻度中毒改变,骨髓象、血象均可见异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考虑病毒感染。明确诊断:(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支原体肺炎;(3)脾梗死;(4)胸膜炎;(5)急性胆囊炎;(6)脓毒症;(7)心肌炎;(8)低蛋白血症。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联合阿奇霉素抗感染,甲泼尼龙减轻炎症反应,免疫球蛋白中和毒素,保肝、纠正低蛋白血症等对症治疗,5 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复查胸部及腹部增强CT提示:右侧胸腔积液,右肺压迫性肺不张,双肺间质性病变;肝脏密度渐增高,脾梗死加重,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溶栓改善微循环,住院15 d,患儿体温无反复,腹痛、腹胀缓解。复查血常规:WBC 9.9×109/L,L 0.735,N 0.19,RBC 3.91×1012/L,Hb 111 g/L,PLT 396×109/L;异淋0.01;复查腹部B超:肝脾较前缩小,胸腹腔积液已吸收;胸腹部CT示:右下肺不张已复张,脾脏较前缩小,胆囊及肠壁水肿明显减轻,腹部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临床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半年,EB病毒DNA阴性,肝功能正常,肝脾肿大体积缩小,脾梗死消失。

    

    图1患儿腹部增强CT影像

    讨论

    本例患儿同时有发热、颈淋巴结大、肝脾大等临床表现,故考虑。辅助检查:血象白细胞增高,分类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异淋0.35,血EB病毒DNA测定8.55E+4拷贝,符合诊断标准。但该患儿支原体抗体阳性,支原体及EB病毒感染均可引起;单纯支原体感染可出现全身多系统表现;EB病毒感染可使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目前支原体感染合并报道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支原体感染所致类诊断标准[1]中血清MP-IgM≥1∶ 80阳性或咽拭子MP培养阳性,排除柯萨奇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该患儿有明确EB病毒感染,故考虑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合并支原体感染。

    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以高热、咽峡炎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呈自限性过程,大多预后良好。 但临床上有少数患儿伴有严重并发症,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预后不好,严重者导致死亡。时EB病毒主要感染B细胞,继之引起T细胞免疫反应,外周血中可见到异淋,也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CD8+HLA-DR+,CD8+CD45RO+)。本病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是淋巴细胞良性增生,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中枢神经均可受累,表现为异常的淋巴细胞浸润[2,3,4,5]。是儿童期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的症状和体征是多种多样的,其出现率亦有较大差异,给诊断带来困难[6,7]。本例患儿并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浆膜腔积液、肝功能损害合并黄疸、胆囊炎、脾梗死),尤以脾梗死显著;脾动脉为终末动脉,吻合支少,一旦出现脾动脉血液黏滞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便容易形成血栓,出现脾梗死;国内未见并发脾梗死病例报告,国外研究报道脾梗死常见原因为[8]等某些特异性感染。脾梗死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被忽视,故应对脾梗死提高认识;当遇到难以解释的腹痛、发热,不明原因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应警惕本病,增强CT检查能提高诊断率[9]。本病例是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需警惕合并脾梗死,脾梗死无特异性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及支原体感染均为儿科常见病,对于临床上儿童诊断并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患儿,须警惕EB病毒合并支原体感染,及时行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助与改善患儿预后。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