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548
精华: 0
发帖: 2035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41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1
最后登录: 2022-10-0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9 16:13

 辉瑞主演最大医药并购:历史经常会重演,但却往往有新的结果

经历了2014年收购阿斯利康失败的挫折之后,辉瑞在企业并购道路上很快就满血复活了:先是年初小试牛刀以172亿美元吞并了专注于注射产品的Hospira公司,随后又创造了医药行业内规模最大的一起****************并案,以1600亿美元的报价将刚刚经历过企业大规模合并的艾尔建并入麾下。

与辉瑞的大手笔企业收购相比,艾尔建同样也是个十足的企业并购狂热份子,甚至它本身就是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大规模企业并购产物:2014年11月,Actavis在与Valeant的竞购比拼中获得了胜利,成功以660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定位于美容和眼科等专科领域的艾尔建,并在随后的企业重组中将艾尔建定为自己的新企业名称。而这次并购仅仅发生在另一起百亿美元并购案发生后的半年时间内——2014年6月,Actavis花费了25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素以营销能力见长的Forest公司,一举获得了一个扎实的专科品牌药物产品线。至于Actavis本身,它则是美国本土最大的仿制药企业华生制药于2013年初对爱尔兰仿制药企业Actavis55亿美元收购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企业并购不仅帮助华生制药实现了重要的战略转移,还为其将公司总部腾挪到了低税率的欧洲国家爱尔兰,从而为日后频频使用的“税收倒置”避税策略实施埋下了伏笔。

经历了如此迅速频繁的企业联合,艾尔建已经不再是一个仅仅定位于眼科和美容的中等规模制药企业,其年销售收入也扶摇直上,从2014年的数十亿美元迅速增长到了今年近200亿美元。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并购之后的相关整合,艾尔建成功构筑了它成功的专科产品库,在美容、眼科、中枢神经、妇科、泌尿、皮肤等多个领域内建立了深厚的品牌基础。与此同时,公司的研发团队在这些领域内的新产品开发也取得了突破,约有20个产品已经进入到了研发的中后期阶段。需要说明的是,相比较于传统的基础用药市场,如今专科药物在制药业内显得更加炙手可热。

在当前全球医药市场中,专科药物的增长速度是市场平均增速的两倍。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艾尔建通过其新整合的专科产品线与专科研发策略为辉瑞远期增长提供一把专科好牌之时,这个创下新纪录的1600亿美元收购报价就属于情理之中。至于并购所带来的降本增效的意义,或是“税收倒置”的避税好处,则是为辉瑞和艾尔建所奉上的额外更多的大礼包了。

辉瑞的发展历史从来就不缺大型的企业并购。上世纪末,辉瑞斥资近千亿美元收购华纳兰博特,第一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在随后的10年内,它又分别以600亿美元和680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法玛西亚和惠氏,巩固了它在行业中的头名状元地位。至于2010年辉瑞花费36亿美元收购King,只能算是其并购史上的一个小小的案例而已了。

虽然如此,过去这些大规模企业并购并没有为辉瑞带来足够的好运,特别是接二连三的研发挫折让整个企业的产品线一直显得青黄不接。随着络活喜、立普妥等划时代产品的落幕,公司在心血管等传统的大众用药优势领域中已经无法再现昔日荣光,甚至其长期保持的全球制药业领头羊地位也于2014年首次向来自瑞士的诺华拱手相让。毫无疑问,对于辉瑞而言,吞并艾尔健不仅仅是为了重夺全球制药业最大公司的地位,更是实现战略改弦易辙的需要。如今,专注于更多专科领域对辉瑞而言几乎已成必要选择。

事实上,对于辉瑞而言,2009年其收购惠氏的举动已经是其进军专科市场的一个标志。在辉瑞和惠氏的联姻中,由惠氏带来的产品库和在研产品系列明显更加丰富多元化,从疾病预防和治疗,大众药与专科药、以及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等无所不有。直至今日,这些曾经来自惠氏的产品依然是辉瑞重要的收入保障,其中包括了儿科疫苗沛儿和单克隆抗体产品恩利。不仅如此,这样的生物技术药物更少地受到“专利悬崖”问题的困扰,从而更是辉瑞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同样的,如果辉瑞和艾尔建的联姻能最终成功,艾尔健的头号产品美容药物保妥适也会因其复杂的生产工艺和生物药物的地位,为新辉瑞/艾尔建的销售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本次辉瑞/艾尔建组合的产生,颇能让人联想到约十年前德国拜耳对本国同行先灵的并购。

作为一个老牌的制药企业,拜耳并不缺乏昔日的辉煌。然而,本世纪初拜耳集团的制药业务还是陷入了困境,特别是其降脂药拜司亭因不良反应而停止销售之时,整个制药业务的士气也跌入到了冰点(这一点与辉瑞降脂药立普妥的专利到期的情形又何其相似)。在随后的岁月中,拜耳的制药业务不得不做出重大调整,先是剥离了表现不佳的血制品和基础用药药物业务,随后则是于2006年收购了德国药企先灵。在此之前,先灵已经是德国著名的专科制药企业,十分擅长于开发各种中等规模的专科医药产品。通过对拜耳与先灵产品线的整合,拜耳在处方药领域内品牌形象被成功地建立在血液、妇科、肿瘤、诊断造影以及多发性硬化症等多个盈利能力更强的细分专科市场之中,从而为外界展示了一个专科药企的转型之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顺着那些专科药企成功的脚印,辉瑞在新的专科道路之上会有多大的好运?无论如何,走上这条道路,至少值得辉瑞以1600亿美元的代价豪****************一把。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