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醒: 本帖被 老红 执行提前操作(2012-07-11)
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70种著作已于2012年3月出齐。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70种著作也许不能算多,然而,如果对这批著作是如何经过层层评审确定下来的情况有足够了解,对这批著作内容具有怎样厚重的学术价值有充分把握,那么,我相信,就绝不会认为70种是个小数了。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队伍建设、科研经费等方面加以大力支持。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也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研究支持和帮助,学者的研究环境和研究条件由此大为改善,学术成果较之以往大为增多。同时,学术著作的出版也方便许多,以往那种学者耗费毕生心血完成研究成果却出版无门的状况已很少见到。近几年我国每年出版的归入“学术著作”范畴的图书都数以万计,数量不可谓不多。就总体水平而言,这些学术著作应该说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进展、有所提高,对于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深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学术著作出版数量的日益增加,并没有带来学术品质的显著提升,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所下降。
正是有鉴于此,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以下简称《成果文库》),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水平的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根据这一宗旨要求,《成果文库》设有一套科学、规范、严格的评审程序,确保入选成果能够实现名家与力作的统一,反映学术研究的进展,代表学术发展的水平。
就这70种著作的内容来看,完全可以说它们反映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和进展,反映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点以及理论、方法等方面的新特点。这批著作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等多个方面,具体分述如下。
第一,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与实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中国哲学精神重建之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1918-1922)》、《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等。这些著作的特点是,在紧紧扣住中国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努力正本清源,通过深入解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原著来搞清楚问题。《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一书对马克思恩格斯重要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学研究,就为我们揭示了从源头做起、准确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1918-1922)》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从源头搞清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情况的全景式再现,充分说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第二,深化了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盛唐诗坛研究》、《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近代中国民间武器》等。这些论著或是对某一个时段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或是对一个问题做一个长时段的考察。如《苏区制度、社会和民众研究》一书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系统考察了中国苏维埃制度的源起、形成、形态、发展以及取消的全过程,分析了苏区的社会革命与社会再造、基层政权与社会的关系、各阶层民众的参与等,从而使我们对于苏区这一在特定时空出现的现象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对苏区内部的情况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一书,通过对两宋士大夫文人政治使命感、精神品格、思想学术、仕途坎坷、生活情趣、审美趣味等的考察,探讨了宋代文学特点,从而突破了纯文学研究的狭隘性、封闭性,既为宋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揭示了以往研究所忽视的宋代文学的特点。再有,《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对中国国家资本做一个长时段的历史考察,以详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指出了国有经济和国家资本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提示人们对这一问题应有新的完整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欧盟单一市场政策调整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国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研究》、《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中国通货膨胀新机制研究》、《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等。学术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为现实服务,《成果文库》自设立起对此就高度重视,研究现实问题的理论成果始终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欧盟单一市场政策调整对我国商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一书,即是对欧盟2007年单一市场调整问题的专门研究,对其调整的背景、过程和内容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应对之策,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又如,《中国通货膨胀新机制研究》一书研究近期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以成熟的数学模型和计量方法,对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计算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认识以及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再如《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新论》一书,将民营企业发展问题放在我国大国战略、后WTO时代、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等背景下进行研究,分析了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规模升级、完善企业内部劳资关系等问题,并探讨了民营企业跨区域经营及国际化战略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未来发展大局,解决得好,可以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平稳健康发展。
综上,应该说,这些著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或有新的见解,或有新材料的使用,或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数量尽管不多,却体现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学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更不是像现在许多人所说的那么容易,但我认为这些著作大体可以谓之创新之作。它们的出版,无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抹亮色。
(作者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