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醒: 本帖被 老红 执行提前操作(2012-06-16)
这是一支肩负使命的生力军,7年征程,执著前行;
这是一个和衷共济、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科研劲旅。
它就是近年来在中国-东盟桥头堡——祖国南疆的八桂大地崛起的一支学者团队——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创新研究团队。
吹响号角,遣兵点将编队布阵
1995年,伴随开拓新的合作领域,促进东盟在国际上的合作,加速东南亚一体化进程的呼声,地处我国与东盟出海口、位居我国对外开放战略要地广西首府南宁的广西大学,依据地缘优势,顺应时代要求,成立了中国-东南亚研究中心。这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创新团队的雏形。
200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南宁,为该校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校及时调整和充实东南亚研究中心的科研力量,将东盟经济问题研究列入广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
2005年,该校以经济学、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等经济学科为基础,整合法学、公共管理学、新闻学、外语等学科力量成立了以时任校党委书记阳国亮为院长的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吹响了进军中国-东盟科研战场的号角。随后将“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与发展研究”列入该校“十一五”“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群,2011年,再将其列入“十二五”“211工程”四期重点建设学科群。创新科研团队组建方式,实施学科交叉组成东盟科研团队,充实中国—东盟科研力量。
“我们要努力打造一支优质科研团队,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推进中国-东盟合作进程、加快国际化步伐,为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广西大学新任党委书记梁颖的话掷地有声。
攻坚克难,顽强践行科学精神
这支团队的一个个科学论证、一串串科研成果可以说是“就着一份份盒饭诞生的”。
正如该团队阎世平教授所言,队员们在投入科研过程中出的是“苦力”,用的是“心血”,因为每一个环节都要付出超常的艰辛。
采访当中,我们见证了这支团队的“通宵达旦”。实验室外冷雨骤降、寒风瑟瑟,而实验室内则是灯火通明、热火朝天。唐文琳教授正和队员们对相关课题进行“各个击破”,他们一会儿走上演示台对着结构图“圈点布阵”,一会儿又走到电脑前对着一个个战果“逐一检阅”。他们在谋划着“211工程”建设四期中国—东盟研究的前景,论证着下一步的行动方案。第二天,我看到了他们连夜攻克的战果——一份份打印漂亮的“中国—东盟合作与北部湾发展研究创新基地”建设方案、一本本字斟句酌的“中国—东盟区域合作‘部省校’协同创新工程”论证报告书……
“看似这样一个个平常的加班,其实那种思想高度集中的工作强度常常把大家累得体重骤减。”范祚军教授说。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最难的是创新,在课题申报的前半年甚至更早时间,队员们就分头开始了全面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查阅文献,现场调研,反复论证……而现场调研这一环节更是浸透了队员们的汗水,有时候徒步几十里,有时候一整天来不及喝水,有时候为了一个数据要连续往返……但在这个如家的科研集体,不管多难,都没有一个人掉队。他们已经忘了奋战过多少个通宵,也已经不记得吃过多少盒饭,更不知道桃花已经开了又谢。
居高声远,采得硕果仓廪满
2006年,该团队以唐文琳教授为首席专家中标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CAFTA进程中我国周边省区产业政策协调与区域分工研究》,实现了广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2010年,这支团队以范祚军教授为首席专家成功中标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此项重大项目的立项资助是广西历史上教育部该级别项目“零”的突破,彰显了该校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研究在全国该领域内的优势地位和领先水平。
这两个项目是目前为止国内中国-东盟研究领域仅有的两个重大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委托他们做《柬埔寨国别业务》研究,研究报告上交给国家开发银行总行,一次通过验收。
广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广西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吸收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新征程、新起点。根植广西大学这块沃土,这支团队将为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推进中国—东盟合作进程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