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工程——海正药业台州制剂生产基地正式启动投产。记者了解到,项目总投资11.33亿元,预计建成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可达36亿元。
“该项目的启动投产,是海正‘十二五’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海正从‘原料药为主时代’迈向‘原料药制剂垂直一体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海正进入‘互联网+’、工业4.0时代。”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白骅说。
预计项目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可达36亿元
海正药业一直是椒江医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急先锋”。
近年来,海正逐步从原料药生产向制剂产品生产和研发转移,打造现代化制剂生产、药物研发基地,以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并可实现制剂出口。
此次投产的外沙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分二期进行,总投资11.33亿元,建设后形成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4300万支注射剂的生产能力。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投产后年平均销售收入可达36亿元,创利税10亿元。
项目的顺利投产,得益于海正对“空间换地”、“腾笼换鸟”策略的灵活运用。外沙制剂一期项目计划拆除13幢旧厂房,重新建设5幢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6万平方米的三幢制剂生产车间及配套的质量检测分析大楼和综合制剂仓库。
由于在“腾笼换鸟”、“空间换地”上取得的成绩,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技改项目、省“双千”工程项目、台州市“双百”工程项目等。
通过一系列的转型升级,海正已经从“原料药为主时代”迈向“原料药制剂垂直一体化时代”。
目前,海正的制剂研发已经全面覆盖注射、口服、呼吸系统和透皮吸收等四大给药途径。20多年耕耘中国药品市场,已有50多个海正自主品牌制剂进入全国3756家医院2万多家药店,其中11个海正制剂单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
“该项目建成后,海正制剂年销售将达36亿元,比2010年时的原料药年销售6.5亿元增长4.5倍,我们还将向高端制剂升级。”海正药业生产副总裁陈正杰说。
员工少了,人均产值却翻了几番,智能化车间迈进“工业4.0”
在新建成的制剂智能化制造四车间,记者看到首批投产的产品伊索佳正通过流水线“问世”:在机械手快速的运转下,配料称量、过筛、制粒混合、胶囊填充,甚至铝塑打包,通通快速搞定。
该车间是海正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在外沙厂区建成的第一个智能车间,投资达1.25亿元,目前已形成年产20亿片固体制剂的生产能力。
“车间引进了国际领先的设备和工艺,机器换人后,瓶装线9道工序,员工从原来的20人,减到现在的5人,而工人的人均产值却从原来的80万元/年,提高到600万元/年。”制剂四车间工艺负责人凌荣华说。
“原先粉体输送加包装操作过程,一个月600吨左右的原料需要20个员工才能完成,劳动强度相当大,而且也不够安全。如今整个过程自动化、密闭化、精细化后,只需要10个员工就可以完成原工作量,员工工作内容也从体力劳动为主,转为以检查设备和生产情况为主,工作环境更加绿色环保。”凌荣华说。
通过“机器换人”,海正的生产人员将从2010年原料药生产时的800人降至600名。从最早的手工操作,到后来的局部自动化和机电仪一体化,再到目前的全自动化和信息化,预示着海正正迈入工业4.0阶段。愚愚学园
www.SciFa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