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论文促进和提高了我们的研究水平。实在讲,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1985年),没有受到科班的科学伦理学的训练,那个时候没有资料,也没有课程,更没有相关师资,对于学术界的一些规范不是很清楚(相关规范是否恢复也未知)。一切都是学习老师的做法,听从老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领悟,如作者的排名(如何排序?),文献的引用(引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正面和反面的文献如何取舍?)。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基本是照葫芦画瓢,以模仿为主。就说前言(Introduction)吧,当时的基本写法是(学报上生物类的实验论文的模式),国内哪位学者研究了所研究物种(对象)的一个什么方面,哪位学者研究了另一个方面,还有哪位学者研究了..,关于某某方面的工作(作者自己做的工作),在国内没有见到相关报道,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做做这个方面,填补国内这个方面(领域)的空白。这样的论文现在在国内的相关学报上还是很常见。当然关于基础资料积累方面的论文,在学术上还是需要的,如些珍稀濒危物种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尤其是野外生态学特性)是很宝贵的。但是多数生物学研究还是要有命题的,也就是所谓的假说(hypothesis)。
根据文献资料,根据研究积累,对某个观察到的现象,提出假说,然后根据假说,提出预测 (prediction)。要验证所提出的假说的正确性,就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如果所获得的结果符合预测,则支持假说,如果结果不符合预测,则不支持假说,就需要再进一步提出假说。这样,问题就一步一步深入下去了,日积月累,就会在某个方面(问题)有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较好的知识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大的成果产生。当今的生物学研究基本都是这种研究了,即所谓的假说驱动的研究(hypothesis-driven), 与早期的博物学(natural history)主要以野外考察为主的研究方式是有很大不同了(另一种研究方式是,开始没有假说,根据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收集后,综合逐步形成一个假说)。
通过SCI论文,我们知道了这些。审稿人对我们的稿件提出的那些具体的修改建议,的确让我们长了不少知识。有些审稿意见长达几页,很感动。现在有些SCI 刊物在征稿细则上也明确提出来,要求所投稿的论文要有科学假说,不接受单纯的描述性研究方面的论文。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