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119305
精华: 0
发帖: 371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1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3-01
最后登录: 2019-11-28
楼主  发表于: 2017-07-03 11:14

 考研:讲不出再见

【摘要】是对是错也好不必说了,曾经的努力,你所付出的一切,犹如留存于空气中的微粒,都会随着圣诞节的那场冷雨,尘埃落定。等到黎明时分,你总会看到光亮!——致在考研路上奋斗的你我。
    
      来学校的这阵子,每天晚上从图书馆回寝室时,总会选择绕一小段路看看考研复习时的教室,依旧是灯火通明。只是刚入三月,还很少有人在这种艰苦的教室里看书,我知道的,冬冷夏热的教室。而且只是三月,本能的惰性会不由自主地侵入人的思想,想着离考研还有将近一年,不用太着急吧,好像,我曾经也是一样。从三月份的犹豫不决开始,便踏上了考研的路。每过一天就像在这路上迈出一步,步子或大或小,却总也走得战战兢兢、磕磕绊绊,毕竟在我眼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考研一锤定音,不能再来第二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愈发觉得自己在跟时间****跑,再也不能像年少时那样浑浑噩噩,随心所欲了。
    
      ★备考第一天
    
      复习的第一天是在三月的一个晚上,吃完晚饭,我和舍友朱大*************去了学校的图书馆,五楼,大通道里全是人,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正好临近计算机等级考试,我想着,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应该和我那临时抱佛脚的舍友差不多吧,都想着在考试之前刷刷题,拼一拼瞬时记忆。(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我的猜想,计算机考试结束的当晚,那个通道明显门前冷落鞍马稀了。)我和舍友朱大*************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人坐的座位,还是拼桌。我们管它叫拼桌,是因为桌子两边的座位上,不仅仅只有我们两个人坐着,还有两个女孩儿。在大学里,也不知道怎样养成的这种习惯,我总是希望自己在自习时能独占一桌,就是不希望同桌的有陌生人,好像这样会影响到我。心不甘情不愿地坐下,拿出一套专八卷子,开始做上面的翻译。英专的学生都知道,专八改革之前,翻译分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但是篇幅并不是很长。然而对刚入门的我来说,还是相当狼狈。望着参和用红笔修改�*************************婺咳堑脑澹野底蕴玖丝谄婕葱戳艘痪洌郝仿湫拊顿猓峤舷露笏鳌U庹欧肓废拔业较衷诨沽糇牛程煺矸考涫蓖蝗豢吹剑炭〔唤�
    
      ★先啃政治
    
      我的专业有些特别,考试共有四个科目,其中三个为学校自主命题,剩下一个就是统考的政治了。出于院校选择的纠结,我决定边复习边明确报考学校,所以一开始将三个自主命题的科目搁置一边,着手复习政治。因为高中是文科生,政治老师是班主任,所以我对政治还是有较高的期望值的,觉得这和高中的政治相差无几,便信心满满地买了本政治复习书看了起来。说实话那本书讲的很详细,但是有些冗长,要点并没有那么明确,对于这种应试型的复习来说,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半个月下来,我才我看完了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开头几章,心情郁闷。明明都是学过的一些知识,怎么复习起来还是那么费劲呢?后来我想起一个马拉松的故事,跑的最快的人,他在比****时都会根据路程规划几个小的节点,将马拉松分成若干段,将每一段的节点当作是这段路程的终点,这样循环往复,漫长的马拉松也似乎很快就能跑完了。于是我将书的剩余部分按星期为节点,每个星期必须看到多少页,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学习方式表面上看是提高了速度,其实并没有真正吸收太多的精华。而且后来我才知道,政治复习的每个部分都是重点鲜明的,时间分布要有侧重,而不是像这种大锅饭式的,不分主次。而且政治的战线拉得很长,一直在复习,最后的结果却只是差强人意。
    
      ★住院
    
      四月中旬樱花盛开,上文学课的时候,我们的文学老师就谈到学校后面的上山樱花正盛,建议我们有时间可以去山上赏樱。某个午后,我从午觉中慵懒地醒来,忽然想到了老师的那个提议,就拉着舍友朱大*************直奔山上。
    
      从山上回来之后,朱大*************说她浑身发痒,当时我还嘲笑她,哪知道第二天我也不能幸免,这次不是浑身痒,而是头痛欲裂。几天之后,头痛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不仅如此,脸部的皮肤一遇到水就疼得不行,而且身上时不时也有恶寒的症状,但奇怪的是,我的精神状态还是和平时没有差别,并没有像以前生病发烧遇到的那种晕晕乎乎,无法思考的感觉。二十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病状,真奇怪。
    
      挨到五一回家,先输了两天液,并没有好转,家人有些慌了,又把我送到医院,挂了专家门诊,仔细检查了一番。这次,医生说要住院,这是我第一次生病要住院,而且还是血液科。自从住院以后,整个人都蔫儿了,病情没有好转,反而原来的精气神也没有了。家人都以为我得了什么大病,却又都在我面前刻意表现的很轻松,但是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他们心里的担忧,我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终于,在经过两轮抽血化验以及二十多瓶药水的强力攻势下,我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烧慢慢退了,不适的症状也有所缓解,但是直到出院,我的病因却并没有查清楚。我想,也就是应了那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蒸笼里的考研课
    
      也不知是不是住院的原因,感觉大三下学期时间很短,眨眼间就到了暑假。这时候的我已经确定了考研的学校,也搜集了足够的信息和资料,正式进入复习状态。
    
      虽然政治是我最早复习的,但是效率并不是很高,在表哥的建议下,我在本地的一所大学报了暑期政治班。因为是老大学,所以教室的灯光、风扇、空调等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刚去上课的第一天,空调就坏了一台,偌大的教室,人挨着人,就像一个大蒸笼一样,坐着不动都汗如雨下。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同学愿意坐在前排没有空调也没有电扇的位置听讲。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上课的那些老教授们,一把折扇、一个老干部玻璃茶杯,就是他们全部的降暑工具;每堂课结束,他们都会对我们说:感谢同学们的坚持,这么热的天,大家不容易。而此刻,他们的衣服早就被汗水浸湿,就好像刚从水里上来一样。
    
      直到今天,在那个政治考研班上的每一天我都印象深刻,不仅因为酷热难耐的天气,更是因为一群在蒸笼离共同奋斗的老师和同学们。
    
      ★转移阵地
    
      大四开学之后,考研的紧张气氛愈演愈烈,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图书馆路程远,座位又不固定,已经不能契合我的复习安排,所以我决定去离宿舍最近的自习教室复习。然而自习教室的座位早就被抢占一空。我只好联系身边的同学,看看有没有谁能让出个位置给我。
    
      他暑假留校复习时有一个固定位置,开学之后,学院统一安排了单独的教室自习,原来的自习教室就不常去了,所以当我找到他时,他就带我去了自习室,帮我把所有的复习资料和书放在他的桌上。我们聊了一路,关于考研,关于理想。他想跨考体育,我很惊讶,毕竟他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和体育没有任何联系。我不解,如果读研是为了以后的就业,那么计算机专业明显更胜一筹,但是他却说,考研纯粹就是为了自己的兴趣。其实很多人的考研都是出于对现实和未来的考量,而这种单纯为了兴趣而深造的,我还是第一次见,不由得觉得自己的境界还是世俗了一些。
    
      接下来的一百多天,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个新的阵地度过的,在这里我寄托了太多的情绪,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蜘蛛
    
      九月下旬,气温还未降下,教室里的旧电扇咯吱咯吱的声响,从早到晚。大量的背诵和练习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前进,即使再有,有时也会觉得枯燥烦闷。
    
      压抑的情绪总是需要释放,终于有一天,我看着已经重复错了五遍的题,眼泪奔涌而出。黑板上的倒计时在我眼前渐渐模糊,桌前的错题集上也已一片斑驳。我涨红了脸,趴在桌上,不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打扰了别人的复习。几分钟的调整之后,我平复了心情,吃了颗糖,两眼放空。
    
      忽然,有一个黑点在眼前慢慢略过,仔细一看,竟是一只蜘蛛。因为天气比较热,教室里的电扇被开到了最大档,那只蜘蛛扒在自己的网上,被风吹得剧烈摇晃,就像是遇到狂风巨浪的小船,一不小心就会七零八落。当我还在猜想它是否能经得起摧残的时候,轻轻的啪的一声,它的网被扯破了,自己也摔在了地上。我以为它会慌不择路,甚至担心它会朝我这个方向冲过来,但令人惊讶的是,这小东西却很淡定地沿着白墙往上爬,想要重新织好那张支离破碎的网。可是很不幸,它每试一次,最后的结局还是和原来一样,可它就像一个无畏的勇士,愈挫愈勇。我不由得想起那些关于蜘蛛的陈词滥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潜意识里我已经为它预设好了剧本,在无数次的失败后,它总会达成所愿。我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只蜘蛛,在我为它预设的轨道上前进。终于,它成功地补好了它的网。我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暗自得意,那只蜘蛛却忽然像中弹了一般掉了下去,直直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旧电扇咯吱咯吱地吹着,它的脚被风吹的轻轻颤动,但是再也没有往上爬了。
    
      我们很多时候都擅长给自己和别人预设剧本,总觉得事情的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往往结局却出乎意料。如果一切都按心中所想的在发展,那么我们努力的意义又何在呢?就算最后粉身碎骨,也好过一眼能望到死的生活。
    
      在考研复习的那段时间,弦绷得很紧,每天几近机械的三点一线,就连吃饭排队都会选人最少的那个,好像觉得除了干正事,浪费的每一秒都会让我有很强烈的负罪感,唯独偶尔下午的一杯咖啡,我确是舍得花时间的。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午后,一边捧着冒着热气的咖啡,一边倚在沙发上,漫不经心地背着书,感受着温暖流遍全身直到心窝,似乎时间就停留在了那一刻。不过,当最后一口咖啡喝完,我又被拉入那个如蚂蚁般忙碌的生活。
    
      ★后记
    
      很多人对于考研的回忆,大多留存于大摞的书本和习题之间,但于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我在复习中学会的知识,而是我在其中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其实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时而信心满满,时而又忧心忡忡;每天非常努力,却不能确定未来是否能如自己的预期。我将自己沉浸在孤独当中,按自己的步伐一步步向前走,在这条路上,我拒绝了好友的邀约,放弃了和家人共度的时间,也错过了一段可能幸福的爱情。但所有的遗憾、错过,都在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一刻,变成一段难忘的经历,像一块黑巧克力,苦涩却醇厚。
    
      再见,我的考研、大学以及所有的一切。
    
      (我是实习小编小白: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www.SciFans.com)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