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对肺癌发生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方舟子·
柴静制品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把雾霾作为近年来北京肺癌发病率增加的主
要因素,引起了争议。其实这个不争议并不新颖。早在2013年两会期间,钟南山
对媒体说“灰霾对肿瘤的影响是肯定的,北京地区肺癌患病率增加2.42%”,我
就曾和他有过一番你来我往的争论。我当时的主要观点是,对于大气颗粒物是否
能导致肺癌,影响有多大,在学术界还有争议,而吸烟是肺癌的首要因素,近年
来肺癌发病率的增加,更可能是由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烟草消费量的增加导
致的。
今年两会期间,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再次谈到这个问题,称:“雾霾肯
定与肺癌有关系,但影响有多大,导致肺癌发病率增加的幅度等,需要时间调查
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但是他又给出了一个数据:“一般来说,PM2.5浓度每增
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性增加25%到30%。”
果真如此吗?我们就来看看有关pm2.5与肺癌风险的相关研究。
从2000年到2014年,共有14项研究pm2.5与肺癌风险的定量研究结果发表,
这些研究有的发现pm2.5不增加肺癌风险,有的发现增加肺癌风险:pm2.5浓度每
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的相对风险为0.81~1.39,合计为1.09。也就是说,
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增加了9%。正是根据这些研究,世界
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在2013年宣布将大气颗粒物列为一类致癌物,即有确
切证据表明能导致人得癌症的物质。2014年9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综述说
明其将大气颗粒物列为一类致癌物的理由,列举的就是上述14项研究(文献1)。
这些研究中,有5项发现pm2.5导致的肺癌风险相对较高,pm2.5浓度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增加24%到39%,这大概就是钟南山的数据来源。但是
剩下的9项研究,要么发现pm2.5导致肺癌的风险很低,要么不能增加肺癌的风险。
不能说钟南山所说没有依据,只不过那不是事实的全部。这些研究都是长期流行
病学调查,结果相互冲突,说明结果不太可靠,即使pm2.5能导致肺癌,风险性
也不会高到哪去,否则也不至于出现相互冲突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最终认定的风险是,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的
相对风险增加9%。这是相当低的风险。有人也许会说,北京的pm2.5浓度动则爆
表超过500微克/立方米,算上去增加的风险并不低啊?其实那么高的pm2.5浓度
只是个别日子,而要算肺癌风险,应该考虑的是年均值。而且这个增加幅度是在
pm2.5浓度比较低时得出的(这14项研究中,平均pm2.5浓度最高的不到40微克/
立方米),当浓度较高时,就不一定适用。有的研究表明,pm2.5对呼吸系统的
伤害主要在浓度20~60微克/立方米这个范围,浓度超过60微克/立方米后,其对
肺的伤害就会进入平台,而不是一直直线上升(文献2)。
北京年均pm2.5浓度大约是60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公布的数据
是56微克/立方米),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限值25微克/立方米高了35微克/立
方米。假如上述风险增加幅度还适用的话,那么增加肺癌的风险是31.5%。这个
数值是高是低,与吸烟导致的肺癌风险做个比较就看出来了:吸烟者因肺癌死亡
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十几倍。对吸烟者来说,大气中pm2.5的致癌风险是可以忽
略的。
pm2.5对现吸烟者、前吸烟者(曾经吸烟后来戒了)、不吸烟者的影响也不
一样,其中前吸烟者受的影响最大,现吸烟者受的影响最小。pm2.5浓度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前吸烟者的肺癌风险增加44%,不吸烟者风险增加18%,现吸烟
者风险增加6%。所以前吸烟者、不吸烟者更应该**************pm2.5的问题。吸烟者当然
也可以**************,只不过那基本上算是为不吸烟者谋福利了。
文献:
1. Hamra GB, Guha N, Cohen A, Laden F, Raaschou-Nielsen O, Samet JM,
Vineis P, Forastiere F, Saldiva P, Yorifuji T, Loomis D. 2014. Outdoor
particulate matter exposure and lung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ysi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122:906–911.
2. Li P, Xin J, Wang Y, Wang S, Li G, Pan X, Liu Z, Wang L. 2013. The
acute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on respiratory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Beijing, 2004-2009. Environ. Sci. Pollut. Res. 20, 6433-6444.
2015.3.26(SciFa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