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NATURE在内的多家国际杂志曾报道过同行评审SCI论文润色修改的过程中存在语言文字的偏见性现象。 然而,在大多数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学术机构内,并没有有效的配套机制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耗时几个月甚至数年的研究成果,仅仅因为用词选择,行文习惯的原因,而错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杂志上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是对研究者的不公。而动用各种渠道托人帮助改写,也是对研究者精力、资源的另一层负担。由于是友情帮助,研究者也因此往往在时间和修改质量上缺少主动权。
文章重在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修改。足以证明修改对文章质量的重要意义。SCI论文润色修改的范围包括标题的修改、主题的修改、结构的修改、材料的修改、语言的修改等等。修改论文时要对观点、材料、结构等进一步核对和调整。对初稿要敢于狠下心删节!要善于不断的补充完善一切围绕中心主体!讲究论述的方式方法!确保文章质量,写文章不能急于交差。
SCI论文润色修改是一个包装的过程!包装以后的文章要有吸引眼球的魅力。
首先标题最关键。大小标题要简洁明了!既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要具有个性。尤其是社科类论文,有时大标题不妨来点诗情画意。但是,大标题不能明确表达意思时,必须用副标题明确表达。
其次,摘要是第二着眼点。要表现文章的主要思想,让人家看了摘要!就能够判断出文章的大概,人家看了摘要后,也基本能够确定有没有阅读全文的必要。
第三,文章的开头也至关重要。读者有没有兴趣继续看下去,看你的开头如何。开头,不但是对文章承上启下!对读者的兴趣也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文章的关键词的规范与否。分类好的准确与否,格式的规范与否也不可忽视,它们是读者对作者素质的重要评判因素。
最终,读者阅读全文,根据全出总体判断,论文的价值评判在阅读全文以后。但是如果一篇文章不能吸引读者有浓厚的兴趣读下去,写的再好,读者也发现不了它的价值。所以,必须好好下功夫修改包装文章,修改还要讲究策略。
常用的有如下方法
趁热打铁法
这是一鼓作气的修改办法。趁着写作热情高涨,!对材料的熟悉,进行修改,以使文章完善。
冷却加热法
把文章先放一段时间,冷却一下,然后再修改。这种修改方法往往获益不少。趁热打铁法,思维容易被原先设定套路框住!难有重大突破,一些存在的问题,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冷却以后再修改,看问题会多一分客观,多一分冷静,容易改出好文章来。
征求意见法
文章终究要见阳光!被人家评判,论文也是要负责任的!对人家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文如其人,文章是一个人总体素质的表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水平,思想见解,逻辑表达,文字的功底等等。所以,在文章面世以前,要不耻下问!征求不同意见,接受批评意见,也可以展开争论,借取别人的智慧!吸收他人有价值的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以提高文章的质量。
以上策略在一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综合运用&反复运用!则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