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1490
精华: 0
发帖: 1802
威望: 2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60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0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6-01-05 08:42

 科学家揭开植物籽粒砷积累之谜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
近日,来自中科院生态中心的研究团队与德国、美国科学家合作,证明了肌醇通道是植物韧皮部砷装载的主要通道。这是研究人员首次表征植物籽粒中砷的累积过程。12月22日出版的《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杂志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副研究员段桂兰。

    砷是环境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威胁着世界各地的数以千万计人的身体健康。人体主要通过饮用含砷的水和食用砷污染的食物来摄入砷。研究发现,在中国,人体每日砷摄入的60%来自于食用大米。因此,如何阻控砷进入水稻籽粒是一个控制砷环境健康风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科学家至今并不清楚砷究竟如何进入植物种子,并在种子中积累的相关机制。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员朱永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基于韧皮部是植物籽粒中砷积累主要途径的结论,展开研究。

    朱永官介绍,该研究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拟南芥有3个肌醇通道基因,其中AtINT2和AtINT4主要在韧皮部的伴胞细胞膜上表达。朱永官说。

    研究人员将这两个基因分别表达在酵母和蛙卵中时,发现两个基因均能显著增加酵母和蛙卵中砷的积累,并显著降低酵母菌对砷的耐性。而AtINT2或AtINT4突变能使植物韧皮部和荚果中的砷浓度显著降低,特别是种子中的砷浓度能减少约一半,但对木质部中砷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上述系列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肌醇通道能装载砷到韧皮部,是调控拟南芥籽粒中砷积累的关键因子。

    在相关领域专家看来,该研究填补了植物韧皮部中砷转运机制研究的空白。

    朱永官表示,该项成果使植物籽粒砷积累过程得到了比较完整的表征:木质部将砷转运的植物维管束组织,肌醇通道将维管束组织中的砷转运到韧皮部,并进一步通过韧皮部的筛管系统转运到种子。

    研究人员还对该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如果水稻肌醇通道同样是水稻韧皮部中砷的装载门户,那么肌醇通道可作为培育低砷积累水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将对降低大米砷积累、控制全球性大米砷污染而造成的健康风险发挥积极作用。朱永官强调。(来源:中国科学报 甘晓)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