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提醒: 本帖被 老红 执行提前操作(2012-07-07)
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后,于2011年10月14日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大会,全面启动《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取得良好成效。日前记者采访了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进一步了解繁荣发展计划在2012年推动落实的有关情况。
问:《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通过该计划的实施,武汉大学在“十二五”末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方面将努力实现哪些目标?
答:哲学社会科学是武汉大学的特色和优势。2009年11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视察武汉大学时指示,要发挥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优势。这是中央领导对武汉大学的要求,也是武汉大学应有的责任和共识。武汉大学《繁荣计划》是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成绩、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根据“十二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在多方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学者意见后,制定出台推动“十二五”期间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行动纲领。
该计划包括高端人才建设、学科优势提升、学术精品涵育、学术平台拓展、珞珈智库锻造、国际交流促进“六大计划”,学校将在“十二五”期间总计投入1.1亿元专项资金。我们的建设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努力构建起特色明显、阵容整齐、交叉互补、活力强劲的学科布局;形成一批以战略科学家为核心,视野开阔、功底扎实、学风优良、勇于创新、专****************结合的学术团队;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一批引领主流、占据前沿的学术领域;推出一批代表各自领域最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建设一批直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的重要智库,进一步凸显我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的优势和意义,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问: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请问在“高端人才建设计划”中武汉大学有哪些新的举措?
答: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育才”、“选才”、“聚才”、“用才”这篇大文章。一方面,我们要积极谋划,在全球范围物色、吸引领军人才;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立足学校现有资源,充分挖掘潜能,着重做好对现有人才的培养、资助和推介。近年来,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重点实施了资深教授遴选制度、“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在“351”人才工程中,特别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的评选和聘用。这些举措反响很好。未来5年,我们将继续实施青年学者学术发展计划,涵育哲学社会科学长远发展的学术中坚;加大对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力度,形成学术带头人学术引领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大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力度,以人才之兴盛,实现学术之兴盛。
问:教育部提出要进一步改进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请问武汉大学在这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
答:在改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方面,我们将会坚持“营造环境”、“激励导向”,两手并用、两手并重。在营造环境方面,我们将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的意见,延长考核周期,完善考核办法,推动实施聘期考核制度,营造宽松自由、潜心学术的研究氛围;全面推行代表作评价,加大重要学术成果的后期资助力度。在激励导向方面,学校最近还出台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发展指标专项奖励办法》,主要是为了奖励在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重点科研项目争取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问:武汉大学提出要办“顶天立地”的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应该如何“顶天立地”服务社会?
答:武汉大学提出要办“顶天立地”的大学,包括两重含义:一方面,武汉大学作为“大学国家队”的一员,要更好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武汉大学地处湖北,要更好地扎根湖北、融入湖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把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贡献力量。未来几年,我们将多方面实施“珞珈智库锻造计划”:在“顶天”方面,加强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质量研究院、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中部发展研究院、文化创新中心等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的建设,努力成为直接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智库;在“立地”方面,通过“武汉大学科教兴鄂行动计划”、与湖北省共建湖北问题研究中心、每年投入100万元的湖北发展研究专项课题等措施,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湖北省的“科技库”、“人才库”、“思想库”,从而切实提升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问:不久前,教育部召开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专门会议,请问武汉大学有哪些特色和新举措?
答:“国际交流促进计划”是繁荣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通过加大引进海外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优秀学术人才力度,每年资助100名左右中青年学者赴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加大教师职称晋升条件中海外学习、研究的经历要求等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队伍国际化程度;通过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研究基地、优势学科、校部共建研究平台等实体性国际化平台的建设,深化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的全面合作;通过加大对在SSCI、A&HCI等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出版学术著作的支持力度,成立编译中心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外译;将每年举办“海外学术周”活动,依托优势学科和与学校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每年在海外集中发布哲学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提高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专家视点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沈壮海:中央组织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我校有10人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17人入选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编写教材首席专家。除担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项目外,还先后承担了10余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推出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里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陈继勇教授: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武汉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经济与管理学院精心组织、认真筹划。一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国际交流成果丰硕。今年5月我院教师赴德国、瑞士、瑞典和波兰等国的6校访问,这是我院近年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实现预期目标最多的一次国际交流活动,同时泰国、美国、日本、瑞士、爱尔兰等国6所高校先后来我院访问。二是积极参与服务社会,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在“两型社会”建设领域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中心主任 马费成:加强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要在总结“十一五”建设取得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教育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提出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建设重点为指导,进一步突出基地在特色和优势领域形成的学术特色和专业品牌,面向重大现实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有效整合基地相关的各种资源,探索建立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与国际知名高校和学术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增强国际对话能力和话语权,实现重点基地创新能力的显著和持续的提升,积极引领和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程虹:武汉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是践行哲学社会科学“顶天立地”服务国家战略的校部共建跨学科研究平台。2007年成立以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2年面向全国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和质检系统干部培训达3000多人次。“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下建设“中国质检大讲堂”,力争将这个平台建设成为我国实现“质量强国”战略、提供宏观质量管理理论决策支持的“国家智库”。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秦天宝:根据“国际交流促进”计划,武汉大学将于2012年10月和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在德国举办首届“海外学术周”活动,本届学术周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与法治:20年的回顾与展望”。我们将邀请欧盟和德国环境事务以及国际知名学者、非政府组织代表和知名媒体记者,召开“中欧法学国际会议”,举行武汉大学学术成果展。举办“海外学术周”对于搭建国际学术对话平台,向国际社会推介我校优秀研究机构、优秀学者和优秀学术成果,提升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链接
“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获得教育部社科项目的重大攻关项目17项和一般项目178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3项和一般项目147项,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经费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科研经费总量为28087万,是“十五”期间科研经费总量的7.6倍。2005年-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著作953部,位居全国高校第三;发表论文15909篇,位居全国第二;第四届、第五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共计52项,位居全国第三。“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继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遴选工作,共增选4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入选长江学者3人;先后有7人当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当选为教育部社科委委员,2006年-2010年,共有4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启动了“70后”学者学术发展计划,两批28支团队入选。“十一五”期间,武汉大学积极与国家部委开展合作,成立多个特色研究平台,包括:与外交部建立的边界研究院、与国家发改委建立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与国家质检总局共建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与文化部共建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与国家汉办建立“汉推”基地等。这些校部共建平台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咨询建议、理论支撑,取得了良好效果。